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〇〇(贵义3)

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今天上午的读书学习,翻译古文句子的段落比较长继续日行一善,沿着自己反思深思并写作的专业成长方向力争每天进步一点点!!!

墨子先生南游到了楚国之后,想要去拜见楚惠王,但是楚惠王以自己年老为借口推辞了,只是并派大臣穆贺来会见墨子。墨子于是高情商游说了穆贺一番,穆贺于是感到非常高兴,对墨子先生说的是:“你的思想主张确确实实是好啊!但是现在我们的君王,是普天之下的大王,他难免会认为这‘是一种维护下等人的理论’,所以才不加采用吧?”

墨子先生回答道:“只要它是可行的都应该采纳。恰如中药材一样,哪怕是一把草根,只要天子吃了它可以用来治愈自己的疾病,难道能够认为‘这是一把草根’而不吃吗?也好比现在的农民缴纳租税给贵族大人们,贵族大人们用来酿美酒、做祭品,用来祭祀上天鬼神,难道大家会认为这是‘低贱之人所缴的赋税’而不去享用吗?所以说,即使是低贱之人,向上与农夫相比较,往下与草药相比较,难道还不如一把草根吗?况且您也曾听说过商汤的传说吧?从前商汤去见伊尹的时候,让彭氏的儿子给自己做车夫驾车,彭氏的儿子半路上问商汤说的是:‘您这是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要去会见伊尹啊。’彭氏的儿子不屑地说:‘伊尹,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人啊。如果您一定想要见他,尽管下旨令召见他来问即可,这对他来说就已经是深深地蒙受您的恩赐了呢!’商汤答复说的是:‘这不是你智慧所能够参透理解了的啊。假如现在这里有一种药(草),若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高高兴兴地尽力吃药。现在的形势伊尹对于我们国家,就好比是良医好药啊。但是你却不想让我去见伊尹,你这分明就是不想盼我好啊!’于是便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再让他驾车了。所以我认为如果楚惠王能像商汤这样英明,那么楚国就定会大有希望了。”

虽然是段幅比较长,但是透出的道理实实在在,突出了实用性的重要。墨子先生前面讲过的就有“尚贤”、大取等等,其实精髓所在还是在于实用而非身份。文字虽多,但是墨子先生主要是通过用两个比喻直击要害,一是草药虽贱可治病,粮食出自农夫却成重要的祭品,从而论证了“贱人”的主张同样可以是难能可贵的。

二是以商汤斥退轻视伊尹的御者马夫为例,着重强调治国者当如明医求良药般主动求贤积极作为才行。绝对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因为他人的出身偏见瞧不起人最终会拒斥智慧“拒人于千里之外”,这就无异于拒绝良医去治愈自身疾患一样愚蠢了。这些其言论非常重要,一是既捍卫了平民智者的尊严,二是更揭露了某些领导人统治者的思维短视。

咱们本就应该相信“高手在民间”,就如同有的人拒绝草根智慧自断生机,古代这种超越时代的平等实用主义观,其实至今仍闪烁着破除阶层偏见的光芒。吸收并借鉴,传承并创新,虽然是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但还是得牢牢把握好“度”别太死板了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