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书评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年龄缩减成一年,那么人类则出现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半个小时——多么简单又明白的比喻,这比“地球已经46亿年,而人类出现也已有一两千万年”来得更为贴切和明了!这是吴军博士的最新力作《文明之光》(上)里的句子。读完这本书,学到了太多太多关于科技、艺术、历史、政治、金融方面的知识。吴军老师用他独到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社会进步状态。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怪不得王石在给本书写的序里说,在今天,试图用几十万字,而非几百万字描绘人类文明史,是需要勇气的。吴军老师,是有非凡勇气的勇士!
作者吴军老师,从清华到美国博士,从谷歌到腾讯,从科学家到副总裁,从科技创业公司到风险投资人——一路走来,也许只有他这样的经历,才会摒弃传统的写通史、世界文明的方法,不再注重人文方面描写,而是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按照时间轴来介绍影响世界文明的重要的事件和文明。
吴军老师说:写本书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读者思考,而不只是为了灌输内容。确实,《文明之光》从另一个角度又刷新了我的认知,透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明,方知王侯将相终是过眼云烟,真正能传承并对后世带来影响的,是我们所拥有的文明!
从古埃及诞生的思辨、几何等文明成果对西方重逻辑、重推理的文化传承起到的重要作用,到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出现最早的学校和汉莫拉比法典培养了西方人重律法的传统;从中国的农耕水利文明发达和科举制度选拔贤能使社会稳定,到罗马诞生罗马法成为整个欧洲法律管理社会的基础。作者不只是简单地讲了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华夏文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而是抓住这些人类四大文明背后的核心部分加以剖析佐证。就拿我们最熟知的中华文明来说,通常的认知就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汉字,长城。。。。。。谁又知晓是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发达而导致中华文明的稳定发展?只知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哪里晓得古代的水利技术和我们熟视无睹的垄耕法(能使庄稼产量好,便于管理),竟然造就了我们华夏的伟大的农耕文明?因范进中举的故事而遭人们深恶痛绝的科举制度,竟然是先进的官员任命制度?(因为十年寒窗苦,一朝万户侯,给予了老百姓向上晋升的渠道,所以大家非常积极。)谁又想到常遭外族欺负的大宋王朝,竟然是中国历史的鼎盛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个出现在宋代,更不可想象的是宋代人均GDP相当于2007年中国的水平!)吴军老师没有带任何偏见或者民族激进成分,盲目地说中国什么都是好的,而是很客观地分析了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实原因,颠覆我们以往教科书或电视或文章上的认知,通过一个个的历史知识给我们提供推理和判断的线索,然后从知识中引申出自己的结论来深化认知,帮助我们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这都是阅读和思考终极的目标。
除了宏观描述,作者还把小的知识点讲的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一、瓷器是人造的奇迹。这么一个小小的器物,为什么就促进了全球贸易?china(瓷器)成为中国的象征,为什么后来又没落了?二、文艺复兴源于美第奇家族的发展壮大,在茫茫历史中,个人如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三、现代科学的演进如何跟经济发展匹配,并最终引起国际局势的变化?四、以获取香料为目的的大航海运动,为什么最后重新规划了世界版图?
作者没有泛泛的谈论所有的人和事,而是有的放矢,着重介绍自己认为影响人类文明的事件和人物,然后通过分析推理联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教会我们如何理性地去看待一些历史人物,比如托勒密,毕达哥拉斯,嘲笑他们的错误只能折射出自己的无知和狭隘。相反,应该看到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创造性的作用。
问了度娘,明确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文明之光》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吴军老师踏实、务实、严谨、细致的写作态度,以及他无私地分享自己的思考智慧,把如此精美的科技文明传播给我们,是多么美好的人类社会进步状态啊!愿每一位读者都细细品读,慢慢体会,相信这本书带给每个人的震撼都是不一样的!反正,我的认知观是被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