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63年)

【原文】

【经】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夏四月,薛伯卒。筑台于薛。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秋,筑台于秦。

冬,不雨。

【传】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

【笔记】

这一年大概是鲁国的基建年。

你看,一年三筑台。春,筑台于郎地;夏,筑台于薛;秋,筑台于秦。这个秦当然不是秦国的秦,而是鲁国的秦地,杨伯峻考证在今天山东省范县旧城南三里,古时有秦亭,大概就是这个地方吧。

台,是高台,高台做什么用?不清楚。好象不是军事设施,也不是民用。难道就只是为了鲁庄公能够登高望远?史料都没有记载。唯一明确的是,鲁庄公快不行了,属于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在这之前,薛国国君薛伯先挂了。这个薛国,应该也不是鲁庄公“筑台于薛”的那个地方。鲁庄公“筑台于薛”,应该是鲁国的薛地,现在已经不知其所在。而薛国,则在诸侯国之一,据说是炎帝的后裔,原为任姓,在今天山东省境内,后来被齐国统治,变成田姓,也就是后来孟尝君田文的封地。

冬,不雨。天气异常,但没有形成旱灾,所以仅记载“不雨”,没有记载“旱”。

还记得上一年齐国北上伐戎吗?去之前,齐桓可是与鲁庄在济水开了会,商量这事的。鲁国算是坐镇后方,解除了齐国的后顾之忧,齐桓这才能放心的北上伐戎。打胜了,当然齐国也得表示表示。于是,齐桓把讨伐山戎的战利品拿了一部分,献给鲁国。这是给鲁国很大面子的。可以,《春秋》把这事记载下来,不是因为齐国给鲁国面子,而是因为齐桓公这样做不合礼。

为什么?献战利品,指的是诸侯讨伐四夷有功,献给周王的。周王以此警示四夷,你看我们中华大家庭齐心协力,你们也得老实点,乖乖的不要乱动。但对于中原各国,就没这个必要了。要献也是献给周王呀。诸侯之间是不相互赠送俘虏的。

当然,齐桓这么做是为了向鲁国表示感谢,却忽略了周王的感受。如果他把俘虏献给周王,那他的形象更完美了。不过,真如果一点也不向鲁国表示表示,也说不过去。现实与礼数,有时还是有些矛盾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
    To者也阅读 5,008评论 0 0
  • 无所谓坚持,都是死撑。 有的时候我挺佩服自己死撑的能力,无非是建立一种安全感,如果不撑,估计会死。毕竟死确实是很可...
    春野樱阅读 1,634评论 0 1
  • 楔子 天穹中,郎朗笑声传来:“过了许久,你 终究是回来了。”又是一道音传来,同出自一人之口:“大梦,方可大醒。你...
    彼时古阅读 1,351评论 0 0
  • Implement atoi which converts a string to an integer. The...
    飛鳥與魚阅读 1,418评论 0 0
  • 人有时候像一致陀螺,不停的转,有时候连方向都不明确,有时候自转有时候公转。 总要有个核心,那就是自己,内在的自我,...
    宛若星宸阅读 1,19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