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收录了查理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除简单而权威的查理传略外,其后的《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以及《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整理了芒格最精华的思维与决策方式和以往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犀利——和幽默——的评论。
而最后最珍贵的十一篇讲稿则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贯穿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其令人敬服的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并用这些来强调终身学习和保持求知欲望的好处。
行行向何方,转眼即长暮。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你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而大部分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等我们知道去珍惜时,不知不觉已经流逝。人的一生,越长大越要学着像孩子,长大不是意味着圆滑、狡黠与诡诈,而是要单纯、谦卑像个小孩子。不要聪明的太迟,要知道,很多错误不必亲自试验,在别人的经历中吸取营养也是一种智慧。
这本书是通过书架上看过过来的,因为买不起这本书,也因为太好奇巴菲特的这个智慧又低调的合伙人。也是非常精彩,(虽然对跨学科多元模型的强调有点不厌其烦)看完舍不得放下,天天在想这个人。发现相比于巴菲特,我更欣赏芒格,很多方面都是。查理芒格对富兰克林推崇备至,尊位他的人生偶像,他的思想是对富兰克林的思想继承基础上的一种完善,比如富兰克林想要拥有全部的美德,查理就想要拥有全部的美德,并且拥有全部的知识/智慧/模型。普世智慧按照芒格的标准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达成,毕竟他都给大家列出来所有的学科和学科里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了。再就是对于美德的坚持,并且实际的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拥有美德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逆向思维的方法也是太实用,如何避免人生不幸,如何避免投资失败。世人都在追名逐利,他被选上福布斯富豪榜居然觉得这样自己不够低调所以颇为懊恼,也是神奇。总体感觉这个人像一个老者一样。给人智慧,循循善诱,告诫年轻人做事的道理。
不同人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查理芒格应该是同一个经济人的角度,去看世界。我想我们也应该用这种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而且他很热爱读书的。他在书中可以找到任何他所知道发生的事情。我想也会真的是这样。他90岁了,我想这点也需要任何人去学习。如何高度自律去度过自己的生活,这个真的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关于投资的部分看不太懂,但是多元思维模型和误判心理学是很重要的。这两部分看的越早越好,如果能在中学期间就看到,那真是好极了。下面心理学的东西对人影响极大。
一、奖励和惩罚
当你该考虑动用激励机制的威力时,千万千万别考虑其他的。
二、喜欢/热爱倾向
人类喜欢和热爱被喜欢和被热爱。也是西奥迪尼《影响力》中的喜好原理。
三、讨厌/憎恨倾向
人类也会“天生就讨厌和憎恨”对他很坏的人。
四、避免怀疑倾向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
五、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会表现出与他们的公共责任、新的或旧的公共认同等一致的行动。是西奥迪尼《影响力》中的言行一致原理。
六、好奇心倾向
好奇心还能让人们在正式教育结束很久之后依然拥有许多乐趣和智慧。
七、康德式公平倾向
它要求人们遵守某些行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这些方式,那么就能够保证社会制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
八、艳羡/妒忌倾向
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
九、回馈倾向
人类身上也有以德报德、以牙还牙的极端倾向。也是西奥迪尼《影响力》中的互惠原理
十、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反射行为是由简单的联想引发的。例如:有几种同类产品同时在出售,价格最高的那种质量最好。
十一、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现实太过痛苦,令人无法承受,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直到它们变得可以承受。
十二、自视过高的倾向
人会错误地高估自己,就好像瑞典有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
禀赋效应:人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之后,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就会比他们尚未拥有该物品之前对其的价值评估要高。
十三、过度乐观倾向
在已经做得非常好的时候,还会表现出过度的乐观。
十四、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损失已有的好处和损失即将拥有的好处的自然反应。也就是说,失去造成的伤害比得到带来的快乐多得多。
十五、社会认同倾向
如果一个人自动依照他所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那么他就能够把一些原本很复杂的行为进行简化。而且这种从众的做法往往是有效的。
是西奥迪尼《影响力》中的认同原理。
十六、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人类依靠对比捕捉信息,视觉如此,认知也是如此。结果就造成了人类的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例如:一个人花1000美元的高价购买了皮质仪表盘,仅仅是因为这个价格和他用来购买轿车的65000美元相比很低。
十七、压力影响倾向
压力会使社会认同倾向变得更加强大。
十八、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别只是因为一样事实或者一种观念容易得到,就觉得它更为重要。
十九、不用就忘倾向
许多技能唯有天天练习,才能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二十、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毒品的影响
二十一、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年龄增长会造成认知错误。
二十二、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人类的权威——错误影响倾向会造成认知错误。
是西奥迪尼《影响力》中的权威效应。
二十三、废话倾向
人类天生就有本事啰里啰唆,说出一大堆会给正在专心做正经事的人造成许多麻烦的废话。
二十四、重视理由倾向
如果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讲明正确的原因,而非不给任何原因,只是高高在上地把知识罗列出来,那么学生往往会学得更好。
二十五、lollapalooza倾向
一种思维模型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连一场考试都不能应付;而100种思维模型往往能够带来非凡的力量。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你就能得到lollapalooza效应。这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质量,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质量,你就能引发核爆炸。
以上25种心理倾向是查理.芒格在他81岁高龄时凭记忆花了大概50个小时写下的。芒格从来没有上过一节心理学课,只看过一本发展心理学的著作,以上都是他人生的智慧和经验积累。他告诫我们:
(1)大量地采用逆向思维;
(2)掌握所有主要的心理学模型,把它们当作检查清单,用来审视各种复杂系统的结果。
(3)特别强调多种心理倾向共同发挥作用时产生的效应。
我们读大师的经历和思想,并不是要去复制他的成功路径。每个成功人士的成功路径都是不同的,背后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甚至机遇的成分在,我们要学习的,更多是大师的思维和决策方式,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迁移到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实用之道。
芒格提倡我们在大脑中要多储备一些各个基础学科的模型,从数学,生物学,到物理学,化学,会计等等,这些不同模型的存在,能在我们解决问题时提供更多的思维角度,避免出现我们手中拿着一个锤子,看什么都想砸的倾向性。
我们不妨也学习芒格,坚持广泛地阅读,也为自己建立一个这样的虚拟工具箱,不断放入和更新一些思维模型。
这书里的确有好东西。大部分道理,是人们不以为然但实在有效的。彼得·考夫曼却是个不怎么样的作者。编纂水平差,结构混乱,废话连篇,把书写得又臭又长。我觉得前几章没必要看,都是互捧臭脚的美式写书套路。读第四第五章的大部分即可。客观思考一下,芒格的话,有对有不对。但既然人家那么有钱,那就算他对吧。个人认为,第二、四、七、十一讲干货较多。
芒格和巴菲特的很多投资理念非常简单有效。但首先,并非无往不利,只是胜算高于常人。其次,每个决定之前都有极其庞大、无比复杂的信息搜集和计算。这些操作技巧不可能提。就算读遍了有关两位的书,也是学不到皮毛的。他们的技巧和才能完全来自数以千计的各类书籍积累、不厌其烦的复杂计算和几十年的市场打磨。那些才是真正要花时间的地方。本书只阐述一些原则。技巧是聪明,原则是真正的智慧。难就难在,我们知道的原则很多,但每天却以使用技巧为主。
芒格提到的一些原则用我自己的话归纳如下:
逆向思维:想好好活着,就要知道什么导致死亡;想要幸福,就要知道什么导致痛苦;想要成功,就要知道什么导致失败。躲开它们。
意识形态是雷区:意识形态就像一个漩涡,让人走不出来、思维片面、走火入魔、钻牛角尖。
跨学科知识:只用一种学科的知识思考。就好像手拿铁锤的人,在他眼里所有问题都像钉子。要具备多种工具才能解决复杂问题。
说服的艺术:富兰克林名言“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投资就像结婚:婚前擦亮眼,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投资之前千挑万选,投资之后轻易不动。
远离道德风险:不论利益大小,不触犯道德。绝不与道德有问题的人有任何合作。
确定能力范围:只做自己懂的生意。对不懂的无论多赚钱也不碰。
使用检查清单:对复杂分析,按照清单逐项检查,力求考虑全面。
钻研企业运营: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要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
工作三原则: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警惕过度乐观:德摩斯梯尼曾说过:“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过度乐观甚至荒唐。
杜绝自欺:务必不要欺骗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好骗的人。
终生学习: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读完思考,也联想到几点书里没写过的。小孩子最爱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人并非以好坏论,做
关于芒格,查理芒格拥有全知的知识,法律、心理、经济、金融、艺术、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等广泛涉猎,建立了自己多元思维的方法,有自己的负面清单,喜欢逆向思维,一生致力于学习和投资,是巴菲特独一无二的合伙人,两人一起,引领伯克希尔哈撒韦走向了今天的成功。芒格沉默低调,不像巴菲特那么光彩夺目,但充满智慧。格雷厄姆和芒格对巴菲特的投资和人生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你是一个锤子,你遇到的东西你都会想成是钉子。因此,查理芒格倡导一专多知,依靠丰富的知识体系,摆脱了狭隘专业领域的思考和决策可能难以避免的偏见,这无疑是深刻的。查理芒格书末推荐的书目,可以认真阅读。相信对于大家认识世界,增进智慧,建立多元的思维路径,以致理解投资,理解人性,理解宇宙星辰和人类的命运,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查理·芒格
你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
我们看很多书。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不看很多书的。但光看书还不够:你必须拥有一种能够掌握思想和做合理事情的性格。大多数人无法掌握正确的思想,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它们。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我们从来不去试图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久而久之,我们这种人便能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上的安慰。
首先,要找比你更聪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后,请他别炫耀他比你高明,这样你就能够因为许多源自他的想法和建议的成就而得到赞扬。你要找这样的合伙人,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亮,也不会生你的气。他还应该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会投入自己的钱并努力为你工作而不计报酬。最后,这位伙伴还会在漫漫长路上结伴同游时能不断地给你带来快乐。
比如,有人问查理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优秀的配偶。查理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她/他,因为优秀配偶都不是傻瓜。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他背后的基本哲学观点是一种深刻而现实的对人本性的怀疑精神,包括了对多数暴政及蛊惑人心的政治宣传的厌恶。当然,与这种怀疑精神相辅相成的另一面是他对公民责任的信仰,他认为全体公民,尤其是社会中最优秀最杰出的公民,有责任机智地、勤劳地为国家及其价值观奋斗,即使这种奋斗需要他们作出很大的牺牲。
人们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性、世界的现状、如何理性思考,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过上一种正直、幸福、善良的生活(提示:这三种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起它。
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说服一个人,从这个人的利益出发是最有效的。
我们的经验往往会验证一个长久以来的观念: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做简单而合乎逻辑的事情,这辈子的财富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
上面提到的这种机会很少,它们通常会落在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充满求知欲望而又热衷于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作出分析的人头上。
这样的机会来临之后,如果获胜的几率极高,那么动用过去的谨慎和耐心得来的资源,重重地压下赌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