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年底open ai发布chatgpt,人工智能仿佛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从不会武功的张无忌成长为张教主独步天下。不久前,我们还在嘲笑人工智能是智障,GPT4发布后,发现我们可能已经在智力方面被它碾压了,每个人都在瑟瑟发抖,在全球经济低迷,就业压力陡增的当下,害怕哪天就被Ai取代。
三重大脑学说
确实,这次的人工智能来势汹汹,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大脑”的进化。据早前公布的情况,GPT-3的参数量已经高达1750亿,这是什么概念?人脑的神经元才有100多亿个,而GPT-3的参数量已经是人脑的十几倍,最新发布的GPT-4参数量虽然没有公布,但是大概率比这个更多,我们都知道量变引起质变,根据目前的GPT-4的表现来看,显然质变已经发生了。
1952年先驱科学家保尔·马克里恩提出了三重脑理论,他把人脑中三个不同结构命名为“三重脑”。保罗麦克林提出,人类大脑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组成。
本能脑的功能是就是控制人体生存必须的器官,比如呼吸、心跳,同时还控制我们的一些本能反应,比如被针扎到了我们就会立刻缩起来。本能脑目标就是维系我们的生命,尽量的让我们活着。
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也称为情绪脑,它负责我们的情绪,当我们通过感官系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情绪脑会判断这些刺激代表着什么,产生情绪并激发行为。
人类大脑(新皮质),又称理智脑。这是我们理性思考的来源。负责我们的逻辑思维,也就是推理的能力。
在《认知觉醒》中提到,人类大脑按照先后顺序,大约3.6亿年前产生了本能脑、大约2亿年前产生情绪脑和距今约250万年前进化出了理智脑。
解锁理智脑
根据三脑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在GPT-3之前的人工智能相当于人类的爬行脑,我们问1+1等于几,它会根据程序预设的数据,从中寻找答案并回答,如果数据中没有,它就无法回答。就像本能脑一样,被针扎了才知道躲避,不会逻辑思考更不会推理。
而GPT-4,甚至GPT3已经不仅仅是找答案的水平了。我们来看看GPT参加各种考试的结果:
根据2023 年 2月 9 日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 PLOS Digital Health 上的一项研究,ChatGPT 的分数可以达到或接近美国医疗执照考试 (USMLE) 的大约 60% 及格门槛,其回答具有连贯性、内部意义并包含频繁的见解;
在美国BAR律师执照统考模拟中,GPT-4得分约为前10%——击败了90%的人类;
在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GPT-4可达到前1%水平分位;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GRE)、SAT数学考试成绩中,也有大幅提升,击败了80%以上的人类答题水平,而医学知识自测考试准确率达75%。
如果说电脑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型考试有着天然的优势,表现优异,可能并不值一提。但是目前GPT几乎横扫各类高难度考试,明显不能仅仅归功于它的“记忆”能力强,而应该是它的逻辑思维以及推理能力,人工智能目前至少已经达到人类水平,根据它取得的成绩,不客气点说甚至是碾压大部分人了。
人工智能解锁理智脑,无疑!
逻辑思维的比拼
为什么进化为理智脑的人工智能可以吊打人类呢?
逻辑推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对于规律的应用能力,当人和电脑都对于事物规律的掌握处于相同水平的时候,表现的差异就来自于算力。而且可以预言,在任何有规律的领域,人类注定会被人工智能碾压。因为人的大脑是实体,不可能无限的增长,就算能进化增长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了,计算能力的发展必然快于人类。相信不少人都听过摩尔定律,这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人类的大脑和人工智能在算力上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
我们可以从围棋领域看一看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之快。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账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
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
至此,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2017年5月27日,在柯洁与阿尔法围棋的人机大战之后,阿尔法围棋团队宣布阿尔法围棋将不再参加围棋比赛。
阿尔法狗为何不再参加比赛,不得而知,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和人类下棋对于阿尔法狗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围棋作为一项有明确规则的项目,人类棋手只能预见对手下几手可能的情况,而在算力足够前提下人工智能可以穷尽所有的可能,这就像是人工智能从上帝视角和人类下棋,从第一步开始人类就是注定失败。
创新思维的比拼
那是不是我们在一些所谓的创造领域有机会战胜人工智能呢?
先说结论,人类很可能同样毫无胜算可言!
我们很多人都误以为,创造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每一个惊艳世界的创造都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会发现所有的创造都不是从0到1的变化,而只是不同元素的组合。
比如改变世界的苹果手机,也并不是全新的创造。事实上,在苹果手机推出之前,已经有触摸屏技术了。早在1965年就已经发明了第一款触摸屏,但直到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时,才开始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中。
再早一点,推动人类文明大大向前一步的蒸汽机也是同样的道理,伟大的发明不过是现有事物的重新组合,只是可能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
我们再具体看看GPT4完成的一个具有创造性任务的情况:
用一句话解释《灰姑娘》的剧情,其中每个单词必须以字母表中从 A 到 Z 的下一个字母开头,不得重复字母。
GPT4的答案是这样的:
Abandoned by cruel dad, enslaved for girls’ housework, invited joyfully king’s lavish masquerade, noticed only prince, quickly ran, shoeless, time’s up, vanished; wedded (x)traordinarily: youngest’s zeal.(被残忍的父亲遗弃,被迫成为女孩家务的奴隶,欣然受邀参加国王盛大的化妆舞会,只被王子注意到,匆匆逃跑,赤脚,时间已到,消失不见;非凡地结婚:最年轻的热情。)
虽然造句意思还不够优美流畅,但是应该优于绝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见,在创造性的领域,人工智能依然强于人类。
AI爆发,人做牛马?
当有一个智力超越人类的事物存在于我们的世界,我们能否继续稳坐地球霸主的地位,指挥着AI为我们服务;
还是就此从物种的顶端跌落,主客易位,从一个指挥者成为被指挥的“牛马”?
前景,似乎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