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
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传说,过去有一个人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失败。
他将此事告知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
于是他就选择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佛教僧众集体为他的母亲念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
由此可见,佛教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重涵义:
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崇尚孝道。
中元节即将到来之际,乡下一直保留着为离开人世的亲人、祖先祈愿点灯的传统习俗。
我的内心从来没有一丝对死亡的恐惧,只要曾经拥有过,只要曾经真心相遇过,便心怀感激和虔诚之心。
死亡不过是另一个世界的重逢而已……
想起了幼时看到乡下的老人:
摆上一桌酒菜,小碗里的米饭事先用碗扣过,摆出圆形️状,桌角置一盏油灯,桌前有火盆烧刀纸和纸钱,从火盆里取出两小堆放在家门口给先人照亮回家的路,迎请先人。
盆火熊熊燃烧,映着桌上光影摇曳。月光洒在漆黑的地上,照亮一个个虔诚的身影。
小孩跟着大人依次跪在炉火前给先人磕头,大人们会在一旁念念有词,神情肃穆庄重。
待炉火烧完后,大人们每只碗里挑一些放到火盆里,挑一口拨到火盆里,洒一点酒到燃灭的火盆里,代表亡人已用餐完毕,大家就可以吃桌上的饭菜了。
圆圆的米饭,生者不可以吃,一定要拨乱方可。
每盏酒杯里的酒也要撒一些进火盆,再领着小孩依次跪拜恭送先人……
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七月半)隆重祭祖,是我国民间很多地区遗留的传统文化和仪式。
百姓们相信祖先会选择此时返家探望后世子孙,故需祭祖。
佛言: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