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运动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每周进行2-3次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其实严格的来讲,并不仅仅是在运动过程中。而是从正式比赛或训练前,运动中,运动后整个过程,身体机能都会产生一些有规律的变化。从专业视角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状态、恢复状态。
我们今天就按五个阶段,系统了解学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平时的运动健身中,也心里有底,不会对一些机能变化感到很奇怪或者无所知。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2、进入工作状态
3、稳定状态
4、疲劳状态
5、恢复状态
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这个阶段在我们非专业运动,只是休闲健身运动人群来看,其实并不明显,没有引起大家过多的注意。实际上,几乎所有运动,当运动习惯养成,都会存在训练前状态。专业竞技体育里,这个叫做赛前状态(pre-competions state)。
赛前状态:参加正式比赛或运动训练前,人体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以预先调动人体相应器官、系统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举个栗子,这几年马拉松,越野跑比较盛行,大家报了马拉松后,有的是人生第一个马拉松,有的想跑出更好的状态和成绩,一想起马上要跑马了,身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兴奋,身体机能会提前几天甚至提前几小时发生变化。
身体生理产生的变化主要有神经系统、有氧系统、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
变化的主要体现: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
内脏器官功能增强
体温上升
代谢活动增强
例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血量增加,呼吸加快,血糖和体温升高等等。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都还没开始比赛或者训练,人体机能就发生了某些变化?
答案是: 条件反射。
我们平时运动过程中,一些跟运动场景相关的信息会出现在我们脑子里,并且还和运动时身体的机能生理变化结合。一两次没啥反应,经常运动,这样的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比如跑步,只要想起跑步,节奏,呼吸,跑道,速度,汗水,起终点等等,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一些条件反射。这种运动场景的刺激和回忆和肌肉活动,呼吸系统多次结合后,在我们大脑皮质中就会建立神经联系。我以前跑马拉松的时候,就会有这种反应,一想起20公里,30公里,42公里这几个点,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出现一些兴奋,特别时如果赛道很好比如厦门马拉松,大连马拉松,有海边赛道,而且还有风吹过来,就想穿上跑鞋去跑10公里。这种不算是运动上瘾症,更多的是一种赛前或训练前的运动性条件反射。
良好的赛前状态对运动表现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常见的赛前状态:
1)过度紧张
中枢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食欲不振、睡眠差,呼吸急促,寝食不安。
2)赛前冷淡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低,会出现情绪低落、全身无力、对比赛或训练没动力没激情、不愿参赛或者训练。
3)适宜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刚刚好,不少也不多。植物神经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一些优秀的的运动员会出现这种状态。
不管出现什么状态,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以达到适宜的赛前状态。
赛前状态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所以,还是可以通过调节进行改善的。
1、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端正参赛/训练的态度,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意义是什么?
2、积累比赛经验,多参加比赛,看比赛。
3、根据自己的状态,安排一些适宜的准备活动,如果有点紧张,可以进行一些节奏感强,舒缓的小活动。
4、按摩头部、点按穴位、捏按四肢大肌肉群,放松精神,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
5、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生理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准备活动。
一般性准的活动,就是典型的热身活动。目的在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提高体温、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防止运动损伤。比如慢跑、开合跳、高抬腿、压腿等等。
专门性准备活动:做一些和比赛或训练类似的活动。目的是提高参与运动相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强化动力定型。
这两种准备活动,在平时运动中,都需要进行搭配练习。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机体兴奋性
2)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3)提高体温和代谢水平
4)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
5)提高机体散热能力
6)调整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原理:
通过预先进行的肌肉活动(准备活动),会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兴奋性提高的“记忆”。这一记忆效应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在正式运动时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增强能量代谢。还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强化动力定型。
准备活动的强度:
强度不宜过大。一般准备活动强度为最大摄氧量的45%,心率在100-120次/分钟。持续时间约为10-30分钟。具体还要看季节,温度,还有自身的身体素质。
二、进入工作状态
1、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
运动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经常运动锻炼,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运动的协调配合能力比较强,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为什么运动过程中会有这么一个状态,核心原因是人体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
物理惰性是指:人体由静止到运动必须克服惯性
生理惰性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是逐步提高的
影响最大的还是生理惰性,有两方面。
1)反射
我们做各种运动,都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而所有反射活动都需要时间,特别是动作复杂,难度大的运动,时间更长,这样以来,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也更长。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不管什么运动,自始至终内脏器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配合肌肉活动还是能量供应都是。但有一个关键点是,内脏器官和肌肉活动的机理不一样,内脏器官受植物性神经支配,肌肉活动受躯体运动性神经调节,这个直接导致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比运动器官要大。
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相对更大的原因有三:
1)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植物性神经传递兴奋的速度较慢;
2)兴奋传导途中突触联系较多,需时较长;
3)躯体运动器官的活动主要受神经调节,内脏器官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后者释放的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所支配的器官改变其状态,过程比单纯的神经调节要慢。
一句话总结就是,人体之所以会进入这个“进入工作状态”,最主要原因时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不能因为内脏器官有这个惰性,运动过程就不要内脏器官参与,这个不可能滴。
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我们首先要记住这个核心原理:
运动过程,是一个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协调配合的过程。
当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时,就会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失衡。这个现象就叫做“极点”。
而“第二次呼吸”是相对“极点”来说的,当出现“极点”后,通过自身的调整,使内脏器官与运动器官重新友好握手,形成好的搭档,互相配合。
1)为什么会产生生理极点?
最核心的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运动器官活动需要。供氧不足、代谢物堆积、血浆PH值下降等等都是这种“跟不上节奏”的表现,导致机能失调。
2)影响“极点”的因素
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中长跑这种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越大,自身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的越早,反应也越明显,恢复的越慢。当出现极点时,一定要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深度。曾经我跑广州马拉松时,第一次跑马,有点过于兴奋,没有分配好体能,导致33公里的时候,很难受,很困,没有能量,腿也无力,最后通过放慢速度,慢跑了有四五公里,补充能量,后面恢复了很多。这种严格来讲不算极点,极点是进入运动稳定状态前的一个运动生理现象。
3)第二次呼吸
出现“极点后”,通过意志力,调整运动节奏继续保持运动,呼吸调整,最后又会进入一个比较好的机能状态,这个就是第二次呼吸。
极点是内脏器官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导致的,那重新让内脏器官跟上就OK了。所以,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是运动中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得到改善,氧气供应增加,乳酸排除,运动强度下降,需氧量下降,内部体液环境得到改善等等导致的。过了“第二次呼吸”这个阶段,其实进入工作状态阶段就彻底结束了,接下来机能水平就会进入到一个稳定状态。
三、稳定状态
稳定态: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定分两种,真稳定和假稳定。
1、真稳定
人体进行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的要求,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特点:
1)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
2)以有氧代谢为主,乳酸和氧亏产生少
3)血液PH值变化小,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4)心输出量、心率、血压、肺通气量相对稳定
2、假稳定
人体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摄氧量已经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但还是不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氧亏不断增多,无氧系统供能比例增加,乳酸产生率大于清楚率。
特点:
1)需氧量 小于 摄氧量
2)运动相关指标达到并稳定在极限水平
3)供能方式变成了以无氧供能为主,持续时间不可能太长
四、最大摄氧量平台
最大摄氧量平台(VO2max Plateau duration,VO2maxPD)是指运动过程中长时间保持高水平最大摄氧量的能力,反映了人体在不利的代谢环境下,机能调节系统和氧气运输系统维持高水平氧气供应或者VO2max的能力,以及机体利用氧的综合能力。
制约VO2maxPD最重要的生理机制是:心肺功能。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泵血
、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
五、疲劳状态
运动性疲劳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以为疲劳了对身体就是伤害。适度的疲劳是运动表现进步的必经之路。
运动到一定阶段,大部分会出现疲劳状态。运动久了,强度大了,出现疲劳时一种必然反应,还可以引起机体产生心的适应。
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供过程=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不断循环。
但是过度疲劳就要注意,这种疲劳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运动损伤。运动型疲劳有积极的一面,也很复杂,后面有空再聊。
记住一点:适当的运动型疲劳是ok的,对训练水平的提高有帮助。不要怕疲劳,但要注意过度疲劳。
六、恢复态
恢复状态很好理解,运动后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和提高的过程就是恢复态。至于如何恢复,做哪些事情帮助恢复,涉及的东西也很多,后面我们再聊。
总结一下
运动前,中,后有一个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5个阶段: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状态、恢复态。
赛前状态对参数或者运动训练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做一般性准备活动或者专门性准备活动,管理好机体的兴奋性、提高体温和代谢水平、肌肉收缩能力等等。
进入工作状态一定要注意内脏器官是否跟得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极点时应该降低运动强度,及时补充能量,重新调节进行第二次呼吸,为稳定态做好准备。内脏器官对运动的影响非常巨大,考虑运动训练计划时,不能只顾着运动器官的情况,还要同时配合考虑相应的内脏器官,激素分泌等等因素。
稳定状态时,要区别对待真稳定还是假稳定,真稳定和假稳定的核心区别在于氧气需要量是否大于最大摄氧量。氧气不够用,是假稳定,氧气够用属于真稳定。
最后,正确看待运动疲劳现象,不要惧怕疲劳,但要学会管理好疲劳,利用适度的疲劳进行训练,提高机能水平。防止过度疲劳。学会运动后恢复处理。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对整个人体运动前、中、后能建立一个全局的视角,而不仅仅只关注运动中发生的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