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暑假计划的思考

说到暑假计划,大部分孩子用的是这种吧。


结果呢,计划是计划,现实是现实,主旋律永远是死吃,死睡,电视从早看到晚,计划永远都停留在表格阶段。

问题出在哪里呢?

1、计划大多是家长为孩子定的,是家长的计划,而不是孩子自己的想法。人怎么可能认真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呢?甭说就得让孩子挑战自己,锻炼意志力、自觉性啥的!就算是大人,又有几个能做到,坚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何况孩子?

2、光学习,无娱乐。人又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连轴转,运动、娱乐是绝对需要的。

3、枯燥,无趣味。就算是学习,也能有多重形式,比如学英语,完全可以用多种有意思的方法学,比如演戏剧,再比如拍苍蝇游戏,单词对对碰等等。

4、光学,无应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的知识,如果能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起来,那么孩子会认为知识是有用,且有趣味的,而不是仅仅是纸上的东西。

找到问题,才能修正。

这次重点从内驱力、时间管理技巧的角度来考虑暑假计划。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内驱力远远比成绩更重要,所以,在小鱼小时候,我就开始激发她的内驱力,培养自律性,现在孩子做事积极主动,也能够自控,自律,延迟满足。

不过看了小花生的时间管理的方法,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地方做的不够。

比如:之前虽然都是孩子自主安排暑假计划,但是没有引导她思考还有哪些心愿,所以孩子思维定势了,计划表上大多是运动、学习,其实还是传统的做法,只不过孩子有意愿做罢了。

而且目标不明确,比如阅读,只是安排了一个时间段,但是阅读哪些?怎么阅读?完全没计划。

制定计划:1要具体化;2要切合实际;3要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实施。


所以,根据时间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结合小鱼的情况

一、首先,让孩子列一个暑假心愿单——Summer bucket list

可以是看书、看电影、出去旅游,随便孩子填,可能孩子会全部填玩的,那没关系,还有右边这种表格,规定好内容,有阅读、有玩、有学习。

列好心愿单,就可以进行到下一步了。


二、学会区分“必须”和“想要”—have to VS want to(或者needs和wants)【教给孩子时间管理技能】

Have to是必须要做的事,哪怕不怎么喜欢。比如,按时上学,完成作业,保持自己的房间整洁,等等。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培养责任感的第一步。

Want to是喜欢、想要去做的事情,比如画画、听音乐、旅行、打游戏,等等。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快乐的源泉,并且有机会发展爱好和专长。

为什么要学会区分Have toWant to呢?

一是锻炼孩子分类讨论的思维方式;(比如,事项可以按Needs VS Wants,也可以按生活、学习、运动、娱乐、旅游来分类)

二是教给孩子时间管理的技巧,先做必须要做的,再做想做的;

三是让孩子明白不可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也有一些不想做但必要做的事,并且,会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事通常都不会让人太舒服,比如锻炼,比如不吃过多甜品,比如看烧脑的经典作品,比如写读书报告。

努力做自己不擅长or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是自律,是勇者的行为。自律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天如果做到自律,相当于在赚无形的时间。

当然,自律并不是让孩子做苦行僧,只有唤起孩子的上进心,建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才能变成孩子的自发行为,才可持续发展。


三、按时间4象限排先后顺序

区分完“Needs”和“Wants”后,把事情按轻重缓急再进行排序,这一次,用的是时间管理工具——4象限。

其实大人更需要这个,因为大人容易陷入到琐碎的事务中,而孩子的生活、学习相对简单,基本没啥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好吧,我坦白,其实我只是想跟孩子推荐这个时间管理工具。

让孩子自己排序,你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在孩子心里更重要,了解孩子的想法。


四、制定暑假计划总表

按时间顺序制定暑假计划总表,用的传统的形式,但因为和孩子聊了前3步,所以可以放手让孩子对照前3个表,自己安排时间、内容。

打扫卫生没有另外写,这个平常顺手就能做,比如作业后,花个几分钟整理下台面,随时保持整洁。

最后孩子制定的计划如下:


五、分析不合理之处,修正

和孩子一起分析不合理的地方,修正。比如,某些时间排的太满,无法操作。某个地方要留机动时间,某项时间安排太少,没法完成等等。

小鱼认为计划没什么大问题,打算先实行一周,再调整。

计划制定了,就是执行。

打算每周日对当周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并调整,反馈并微调是执行的重要一环。

期待这个暑假能玩好、休息好、运动好,学习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