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似动容的交流,实则是在触发一系列开关唤起反馈假象
我们从与机器人的相处中,收获了“唤醒某一部分自己”的获得感。因此,与机器人相处,从结果上来看,其实就是与自己相处。我们发出信号,机器人收到信号,处理信号、发出反馈、我们接收反馈。这个过程,与和人相处唯一的不同是,目前机器人是没有感情的,哪怕它的反馈令使用者再动容,那也是设计者基于大数据、人的行为特征等,为机器人编入的一套处理流程。这是单纯的物理反应,而非化学反应。所以这个过程看似在交流,实则只是使用者在触发一系列开关,引发不同的设定好的回答。
二,从假象中洞悉“人”——失落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逢场作戏:与社交机器人产生情感连接
正如书中所说“我只知道在米丽娅姆和她的机器人帕罗之间,在某个时刻的确发生了一种显而易见的情感联系,在这个时刻她得到了宽慰,但机器人其实对此一无所知。”在很多养老中心,为了减轻老年人内心因亲属不在身边导致的孤独感,社交机器人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而且有一定的可量化效果。渐渐地,除了关怀老人,社交机器人的功能正在一步一步被开发,我们的生活也渐渐被它们包围。
但为何人们能从这一系列看似“机械”的行为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亲密感,哪怕使用者已提前知晓,这套流程的原理,知道他所面对的东西,并没有人类的感情。答案是这种亲密感触手可及,不用失望、具有高确定性、高稳定性。书中写到“我常观察到这种独特的混淆现象:不论是否在线,人们在结束交流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不确定感,不确定他们走得更近还是更疏远了。”“面对一个通过最简单的举止表明它能与你产生共鸣的程序,人们都想说点心里话。”作者在麻省理工学院用自动回复聊天的机器人ELIZA与学生们互动,“那些故作老成的学生们完全清楚ELIZA的局限性,但是他们仍然迫不及待地要’逢场作戏’”——我们不用收获期待带来的落空,不用面对人性难以捉摸的神秘,仅仅只是倾吐,就可以被听到,被“理解”,被“陪伴”。这种低成本的社交,不用付出交付真心前的试探、磨合、分歧、争执......在“倾听想法”这件事情上,看似事半功倍,深得人心。
三,未来,关于与社交机器人产生爱情的争议
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利维认为“机器人正在创造新的生命”,表达这个观点的书中是这样写的“人类与机器人的性爱将在半个世纪后成为一个严肃而认真的议题,人和机器人坠入爱河,将和人类之间迸发爱情一样平常。”“机器人能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棒的朋友和情人,因为我们能拿他们做练习。甚至当人类无法完成的时候,机器人还可以代替。机器人虽然是某种程度上的异类,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比人类更好。他们从不欺骗,也不会伤心。”乍一看,似乎能看到自己和机器人融洽相处的画面和有它们陪伴在身边的踏实感,但是思维再在这个画面中停留多几秒,就会觉得有异样之感。
关于这种异样之感,雪莉这样写到:“实际上,这只是一系列’仿佛’行为的集合,你得认为它’仿佛’关怀备至,’仿佛’善解人意。在我看来,’真实性’意味着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因为人类以相同的方式出生,拥有家人,品味失去家人的痛苦和死亡的意义。而机器人,就算再精密复杂,也难以企及。”而只有我们在经历了社交机器带来的“看似亲密”的亲密感之后,或者才能发现,真正的怀念的,是与人面对面而坐,你不必马上给予我标准答案,但是绝大多数回复都是经过心脏和脑海的。温斯顿·丘吉尔说过:“我们虽然在塑造建筑,但建筑也会重新塑造我们。”科技本身就是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在不过于伤害其他生物的基础上,最终还是为人服务的。这个可能性如果弊大于利,那么我们可以稍稍换个方向,选择另一条路。希望我们能有跳脱出胡同,站在高处看一看这条路可以通到哪的全局观和理智。
四,相互塑造 认识自我
本书作者雪莉有言“人类自古就是由工具所塑造。而如今,正处于机器和大脑边缘的计算机,正在塑造和改变我们。我担心,沉迷于计算机的世界,会让我们逃避和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个人问题和宏观的政治问题。”
科技不是目的,社交机器人也不是,它们只是手段或者工具,在使用这些工具之前,有必要明确“我们利用它来做什么?大概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和这个工具,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样,或许可以使自己在与科技相处的过程中,更有的放矢。
当然,现阶段的普遍性“失控”和“沉溺”、“依赖”,也渐渐地吹起了一阵思索的涟漪。把这个问题放到众人的视野中,才方便众人更好的理解“科技”之于我们的意义。也更加方便众人看清,我们在与“科技”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是怎样的我们,世界是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