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认为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假如把大明帝国比作一个集团企业的话,那么张居正将是这个企业里最优秀的首席执行官人,甚至可以说张居正是整个封建时期最优秀的CEO,没有之一。
从屈原故里秭归县驱车约二小时便到荆州古城,荆州有太久的历史、太多的故事值得去参观,但我唯一想去的只有位于东大门内的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大门内,旁边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早已多次毁于战乱,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在荆州碑苑景区内,紧靠东门宾阳楼景区,重建以他生前居住的老屋为原型,属于明清时期四合院、小花园风格,突出反映故居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还原历史建筑景观,展示张居正生平史迹文化。
张居正(1525年5月-1582年7月),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北江陵(即荆州)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被称为“宰相之杰”,也是史上颇富争议的宰相。据说张居正出生的前其曾祖父做了个梦:梦中一轮圆月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起。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故居门头不是很大,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明朝首辅之府有点名副不实,相比当今秦岭山里的超大别墅可真是逊色多了,可见现今社会除了追求物质还有多少人在追求精神,如若社会精英级层只是一味的追求孔方兄而失去信仰与灵魂,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正当张居正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的时候,御史刘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他“专擅威福、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张居正知道了,对神宗说;“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耶?则负国;竭公以事上耶?则无以逃专擅之讥。”对那些攻击他的人以迎头痛击。
万历五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他应该回家“守制”。但他考虑到国事纷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视事”,没有回家守制。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击,说他“忘亲贪位”。吏部尚书张翰甚至捶胸长叹道:“三纲沦矣!”但在他的坚决抵制和皇帝的支持下,这些攻击他的人,都一个个受到了撤职的处分。
走进大门的第一个院落,迎面就是“太岳堂”,左边为“太师居”。明万历六年,张居正作为首辅,因回乡葬父而离京,“太师居”为张居正回荆州时的居室。因朝政仰赖其主持,当时凡国家大事皆快马报送荆州,张居正正是在此处理朝政,长达四十七日。
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过去因攻击他而受到处分的人,一个个官复原职。中官张诚在神宗面前说他与冯保“交结恣横”。并说他家“宝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责他构陷辽王。辽妃又上书为辽王辩冤,并说辽府金宝以万计,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这些谗言迷惑了,遂公布他的罪状,下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剥夺了他的谥号,查抄了他的家产,几乎劈棺戮尸,他的长子张敬修被捕人狱,其他亲属都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抄家的结果,才知他的家产不及严嵩的二十分之一。
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复了张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为他鸣冤,他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纠正。他的子孙也官复原职。张居正不仅热心于革新政治,还留下了一些内容丰富的政治论文和感情真挚的诗篇。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故居内有好几个园,最前面的一个是“西花园”。花园内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还有一个现在已经难得一见的水车。虽然没有紫禁城内御花园的规模,但确实幽静舒适。
“太岳堂”从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张太岳纪念堂”。门口两边有一幅楹联“一人而为帝王师,双肩能担天下事”,门口上方有一幅匾额 “千古一相”,堂内有明朝大儒李贽对张居正的评价“宰相之杰”四个大字。
文昌阁,院内有一颗长势茂盛的树,叫“祈福许愿树”。树下的牌子上是这么记载的:“此树名女贞树,为张居正幼时亲手所栽。
站在张居正故居, 纵观张居正一生,以霹雳手段进行改革,所以称为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称号,他毕生 矢志不渝地推动有利于社稷和国家的改革,使一度危机四伏的万历王朝出现中兴景象,作为老成谋国的他,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包括自己的同乡、好友、学生。还有自己最得意的门生。
中国古代急流未退,兔死狗烹的教训实在不少。功成身退,体现了中国官场人生智慧。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就是深得进退之道。其实,张的真正悲剧也就是在于他夺情开始, 本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急流勇退的好机会,他却很恋这权势。
看来少年得志不一定是好事情。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己亥年 大年初四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