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守初心 传承医助有缘人 李善人的善行之路

在中医药的璀璨星空中,国医大师们不仅以精湛医术济苍生,更以拳拳爱心行公益,将 “医助有缘人” 的精神从诊室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参茯金丹传承者李善人 便是其中的典范,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公益之路上书写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李善人深知,要让中医济世精神代代相传,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后继者。他创办 "青瓦中医传承班",招收家境贫寒但热爱中医的年轻人。学生们跟着他上山采药、辨认药材,学习《黄帝内经》时,他总是强调:"学医先学做人,处方先处良心。"

李善人的善举早已超越了行医范畴。他资助村里的留守儿童上学,为孤寡老人修建新房,甚至自掏腰包修建了一座便民桥。他将自己获得的 "全国中医药传承贡献奖" 奖金全部捐出,设立 "医助有缘人"。有人问他:"您这么做图什么?" 他指着医馆墙上的 "大医精诚" 匾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比金子珍贵。

"杏林春暖,橘井泉香。"

除了义诊,李善人 对贫困患者的帮扶更是不遗余力。他常说:“疾病是贫困的‘导火索’,我们医者有责任阻断这条‘导火索’。” 他发起成立了 “中医扶贫基金”,个人带头捐款 50 万元,并号召业内同仁共同参与。基金成立以来,已累计资助贫困患者 2000 余人次,帮助他们支付医疗费、购买药品。

曾有一位来自甘肃的藏族女孩卓玛,因患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瘫痪在床,家庭因巨额医疗费陷入绝境。李善人 得知后,不仅亲自为她制定治疗方案,免费提供中药,还通过基金资助她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两年的精心治疗,卓玛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如今已成为当地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类似的故事,在李善人 的公益生涯中不胜枚举。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贫困患者感受到了医者的温暖,更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培养更多有爱心的医者,才能让公益之路走得更远。”李善人 深知,中医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为此,他在高校开设 “公益医学” 选修课,亲自授课,教导学生不仅要学好医术,更要心怀仁爱。他带领学生组建 “青年中医公益团队”,利用寒暑假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健康科普活动,让年轻一代在实践中体会医者的责任。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许多学生毕业后主动加入公益医疗队伍,有的扎根边疆,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有的发起 “中医进校园” 活动,为留守儿童普及健康知识;有的在社区开设免费中医理疗站,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李善人 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年轻医者心中的公益热情,让中医公益的火炬代代相传。

从诊室到山村,从课堂到疫区,参茯金丹-李善人 用一生诠释着 “医者仁心” 的深刻内涵。他的公益之路,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的默默付出;没有光鲜亮丽的鲜花掌声,只有患者康复后的灿烂笑容。他是中医药的传承者,更是公益精神的践行者,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医者,不仅能治愈身体的病痛,更能温暖世道人心。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医药人的责任与担当,更看到了公益事业最动人的模样 —— 那是一种无需宣扬的善良,一份永不褪色的坚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