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的两个误区,你应该知道

网图侵删

今天打开简书日更排行榜一看,发现有些日更达人日更了1000多天,自己竟然也坚持日更了82天。仔细研究日更达人的文章,让人敬佩的同时,却也发现对于日更,我们可能存在两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日更会成为自觉的习惯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这就是21天效应。换言之,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对此,中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按照这一理论,日更了82天,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无需意识控制自然阶段。照理应该早就形成了习惯,每天写作应该是很轻松自然的事情,然而我每天仍在为“写什么、怎么写”绞尽脑汁,甚至还要与放弃日更的想法作斗争,每天仍然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成日更。

其实这种21天、90天养成的习惯说法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需要条件的,否则我们早就成为吃饭专家、睡眠专家、走路专家、说话专家……。然而真相还是,熵增理论在背后发挥作用——自律总是困难的,懒散放弃总是容易的。凡事只要付出努力达成的工作,需要每天努力与懒散作斗争,日更同样如此,不要寄托于习惯成自然,必须靠每天自律才能完成。

误区二:日更会让写作产生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其实是经济学概念,是指资产收益率以复利计息时,资产规模会随期数成指数增长。人们常用来举的例子就是,如果你每天进步1%,例如每天看书,锻炼等等,1年后你的水平是:(1+1%)365=37.8,也就是你现在水平30多倍。按此理论我们每天坚持在简书日更,得到点赞回报、收益、关注量等指标应该成指数递增。事实上,你会发现,大多数简友们文章阅读量、点赞量、收益会在维持一个固定的水平,而不会以复利形式增加。是复利效应错了吗?非也,而是你的日更写作,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没有办法保持每天能进步1%,甚至每天进步0.01%都是极其困难的。

要想达到日更复利效应,必须坚持刻意练习,不断突破自己舒适区,不断走出旧的习惯,从而才会提高写作水平。

知道了日更中这两个误区,是否会让你觉得悲观,放弃日更,而像有些作者所说,不必拘泥于每天去写,等你头脑中有了好点子好创意时再去写作。以前我也尝试过这样做,结果发现好想法好点子,绝不会自己跑到你的头脑中。你每天不去写,而是两天、三天,甚至一个星期写一篇文章,写的过程仍然艰难,仍需要你挖空心思,去找主题找素材写,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达到上乘水平,很多时候也只是一般般。因此,你绝不能因为没有形成习惯、进步幅度小,而轻易放弃日更,而是应该通过坚持日更,以量变求质变,通过大量练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