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动机与目标》第一章阅读笔记

“做到最好”不够好

* 想要做出改变,就得将自己的愿景、想法等转化为目标,而不是想想就可以了。自己得为之付出努力,想要多大的改变就要付出相当甚至更多的改变。

别用“做到最好”:目标的要求

* “做到最好”没有目标感,自己会不知道向哪奋斗。所以,制定的目标是具体而艰难的。

* 具体的目标就会有达成和没有达成,两种结果,不会出现中间结果。所以,自己的付出是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而且自己就不会再欺骗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做出的结果是个什么情况。

* 艰难的任务可以更加集中自己自己的精力,去努力完成这个目标。自己会为像完成这个目标而奋斗。

* 有了第一次完成具体而艰难任务的成就感和满意感,自己会朝着更艰难的目标前进,这又会进一步给自己信心。总之,这是一个增强回路。

西瓜与芝麻:

* 自己更倾向于“为什么”思维

* “为什么”思维的特点:会给一个小的动作或者行为加上一个更大的意义,也就是说加大了完成之后的益处。

* “是什么”思维的特点:更倾向于实际的描述一个行为,在动作、行动上进行描述或者思考。

* 两种思维没有那种好的意思,更多的情况下是那种更适合完成目标。

* “为什么”思维会给一个行为加上更多的意义,在这之后自己会更加想完成这个任务。或者说,自己充满了激情,像打了鸡血一样。

* “是什么”思维适合完成艰难、恐惧等情况下使用,因为这会将完成目标的过程聚焦在具体的动作上,暂时的忽略完成时的障碍。

* 当作一件事情有经验之后,就可以采用“为什么”的思维进行思考,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现在还是未来:与时间的联系

* 在思考将来的事情时,大脑更倾向于“为什么”思维。“为什么”思维下大脑更倾向于思考做完之后的好处,也就是合意度。

* 在思考近期的事情时,大脑更倾向于“是什么”思维。“是什么”思维梗倾向于思考这件事能不能做成、做的时候有什么障碍等这类切实的问题。

* 就是因为自己在做长远打算时,未考虑事情的可行性,所以在很多时候事情都很难做成功。

* 而使用“是什么”思维时,会着眼与当前的事情,而对当下的机会不重视,这就很有可能导致自己失去一些机会。

* 了解清楚自己大脑在做选择时的特点就更有利于自己做打算。

* 在考虑将来的事情时,大脑会忽略娱乐和事情之间的取舍,造成任务紧、任务重的状况。

正面思考:完成任务时的心态要求

* 正面思考的两种方式:一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另一种相信困难是能够很容易战胜的。

*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比不想自己的人会获取更大的成功。

* 能够正面做事时的困难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这会刺激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更容易获取成功。

* 正确的做法是:乐观的看待自己能够做成事情,同时用现实的角度看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心里对照。

* 心理对照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真正相信和能做成的目标上。当自己将注意力集中于做事时的困难时,如果成功的概率较小,自己就会主动放弃。这会为真正的目标腾出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