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读本,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天文、历法等十四个方面。大师级的作品,深入浅出,新意连连。从中撷取零光片羽,已是获益匪浅。
第一章 天文
/一、五星/
///
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1、太白: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
2、岁星:木星。迳(jìnɡ)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3、辰星:水星。
《史记·天官书》:“刑失者,罚出辰星。” 张守节 正义引
《天官占》:“辰星,北水之精,黑帝之子,宰相之祥也。”
《广雅·释天》:“辰星谓之爨星,或谓之免星,或谓之鉤星。”
4、荧惑:火星。因隐现不定,令人迷惑,故名。
5、镇星:土星。我国古代以为土星每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镇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
/二、七政、七曜/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三、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zī)参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四象/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五、三垣/
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六、北斗/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北斗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七、十二次/
/八、分野/
春秋战国,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例如《汉书·地理志》:“齐地,虚危之分野也。”
(表甲据《淮南子·天文训》而作;表乙据《史记·天官书》而作)
第二章 历法
/一、阴阳历/
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我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二、朔望月/
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为“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
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为29天半,实际上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
/三、置闰/
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
/四、天干地支/
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一共有六十种可能,干支组合用来纪日。
/五、时间单位/
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六、二十四节气/
/七、一天内的纪时法/
1日出:旦/早/朝/晨
2食时或蚤食:古人第一次吃飯(朝食)的時間
3隅中:将近日中(“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
4日中:太阳正中
5日昃(ze):太阳西斜
6晡時或餔时:古人第二次吃飯(夕食)的時間
7日入:夕/暮/昏/晚
(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
8黄昏
9人定:《孔雀东南飞》“晻(yǎn)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古代这两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
10夜半
11鸡鸣:《诗经》“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12昧旦: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
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八、每月的特称/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尔雅·释天》
/九、月建/
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
/十、星岁纪年法/
1、岁星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
2、太岁纪年法。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
/十一、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作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
周殷夏历各自岁首月份,以夏为基准:阴历正月为岁首,殷推前一月,周推前两月。
/十二、节日/
人日 正月初七日人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 正月十五日
社日 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二日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祓(fú)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 四月初八日。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伏日祭祀,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中元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盂兰盆,梵语,是解倒悬的意思。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迷信行为。
腊日 腊是祭名。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第三章乐律
/一、五击/五音/
宫商角徵羽,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
/二、十二律/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作六吕。合称为律吕。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三、乐调/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意味着调式的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为音阶起点的是徵调式,意思是以徵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类推。
/四、九宫(五宫四调)/
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四调:大石调(又作大食调)、双调、商调、越调
/五、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
第四章 地理
///
/一、州/
禹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舜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汉十三州,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
魏晋十九州,增加六州:(1)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2)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3)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4)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唐三百州,是行政区,
宋元一致
明清改州为府,皆为行政区
/二、郡/
秦三十六郡。隋取消郡。唐州郡迭改。宋废郡。
/三、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四、道/
唐代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
/五、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当于州府。
/六、省/
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七、府/
唐代,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
宋代,府隶属于路。
元代,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
明清,改州为府
/八、军/
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
/九、县/
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第五章 职官
///
/一、中央官制/
战国,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
汉初,沿袭秦制。武帝以后,丞相权力却逐渐缩小。
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
南北朝,设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
隋代,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侍中为纳言。在唐高宗、武后和玄宗时,三省名称曾有几度改变:尚书省称中台,文昌台;中书省称西台,凤阁,紫微;门下省称东台,鸾台,黄门。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宋代,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
/二、九卿/
①太常,掌宗庙礼仪。
②郎中令,管宫廷侍卫。
③卫尉,管宫门近卫军。
④太仆,管皇帝车马。
⑤廷尉,最高法官。
⑥典客,后又称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后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⑨少府,管宫廷总务。
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三、加官/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等。
加侍中就能出入宫禁,成为皇帝的亲信。
加给事中就能掌顾问应对。
加诸吏就能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
/四、六部/
隋代始定为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属于尚书省。唐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部。此后历代相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制基本未变。
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科举等。
④兵部,掌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六部仿《周礼》六官,列表对照如下:
/五、监察官/
战国,御史,记事之官兼纠察之职。
秦汉,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西汉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
元,御史台。
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
/六、台谏/
台官和谏官合称为台谏。
西汉有谏大夫,东汉称为谏议大夫,是属于光禄勋的专职谏官。
唐代除谏议大夫外,又增设补阙、拾遗,三者各分左右,分属门下、中书二省。
宋代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后来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首长。
隋唐以来,和谏官同居门下省的有给事中,负责审阅各部奏章和封驳中书省所拟的诏旨(有不合者封还驳回)。
明代给事中负责稽查六部,并兼任前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职,所以后来俗称给事中为给谏。清雍正时给事中和御史同属都察院,这样,御史也就称为台谏了。
/七、文学侍从/
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
唐初,设翰林院。玄宗以翰林待诏(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美”之官。
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
明清称为翰林院,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八、史官/
周代,太史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
秦汉,太史和太卜、太祝等官归奉常领导。
魏晋南北朝,设专职史官,一般称为著作郎。
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监修国史。
宋代,史馆称为国史实录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明代,史官并入翰林院,仍沿用过去的官号。
/九、武官/
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
战国有大将军,后来又有左右前后将军。
秦汉沿置。
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魏晋以后,将军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虚衔。
/十、地方官制/
春秋,地方行政单位有邑县。邑县的长官,鲁卫称宰,晋称大夫,楚称令尹。
战国,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为主;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为主。后来以郡领县,形成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
隋唐县的长官统称令。
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则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
明清沿用知县之称,元代则称为县尹。
历代县有诸曹掾史,各有不同职掌。
/十一、品阶勋爵/
品——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
阶——隋代把有职务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唐代把前代散官官号加以整理和补充,并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称为阶,通称为阶官。宋元明清都有阶官。
勋——唐代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称为勋,通称为勋官。
爵——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同姓封王基本一致,异姓则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以示尊贵。不加“开国”的称为散爵。封地虽说有郡有县,但是后来都成了虚名。宋代所谓食实封,早期是实际赋税收入,到了南宋也变成虚数。明清皇室封爵和异姓封爵不同。
读后感悟
这本书的密度很高,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很多知识于我而言并不是“常识”,阅读此书,方知自己的浅薄无知。很多知识盲点和古籍中的不解之处,也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在阅读中,我试着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常识”,了解古人的生活、文化、信仰,寻找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正如书中所言:“远古的时代已经消逝,考古学使它复活。古代的人已经不在了,他们曾经的存在能给今天活着的人带来宝贵的启示。”
个人公众号:晨未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