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数字化时代的孝道

    读《论语》为政篇,其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孔子关于“孝”的思想论述,何谓“孝”?孝道的本质在于责任与敬意的统一。在如今这个老龄化、数字化冲击、等社会环境下,作为子女,我们如何对待父母才能谓之孝呢?

    当95后程序员李明在朋友圈晒出为父亲购置的第六代智能健康手环时,评论区充斥着"孝心排行榜TOP1"的点赞。这个看似温馨的场景,却让我们看到了“孝”在传统伦理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渐行渐远。随着AI 的普及,数字化生活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的一种常态,在外工作的子女可以远程操控,却数年未于老人见一面,这是不是一种新的赡养模式——"技术赡养"。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要有尊重和情感投入,如陪伴父母、倾听父母心声、尊重他们的选择等!

    孝心外包,是孝的另一种方式,父母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亲生儿女把赡养的责任外包给她人,“父母年龄大了,我是儿子赡养老人是我的责任,可我工作忙,没时间,你要照顾好她们”“我是出嫁的女儿,照顾公婆是媳妇的事。”这就是典型的孝心外包,特别是一些愚孝男,要求媳妇孝顺自己的父母,不仅自己一点行动也没有,对媳妇要求还特高,如果媳妇没达到自己的要求,还道德绑架。试想一下,如果公婆在媳妇最难的时候没有帮过忙,她面对即没有生养之恩,又没有帮扶之意的人,如何去替你孝顺?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我们自己的事,它也只能是我们自己的事!

    无论是“技术赡养”还是“孝心外包”都是数字化生活下的产物,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让科技最终为人性服务,让传统焕发新生,最终构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数字文明新生态。我想这才是孔子智慧留给我们的真正启示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