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环线还是比较火的亲子路线,久闻不如一见,一见还不如就在图片上见。哈哈,确实跟想象中不太一样,但图片上的小桥流水人家都还是存在的,只是少了心中幻想的意境。
徒步路线的起点一般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这个也不例外,车子在泥巴路上穿行,几乎要淹没在两边的芦苇荡里了,终于到了。
虽然地处犄角旮旯,但人却不少,泥巴路停车场都停满了,我们在路边的空地上找了个停车位。
回归森林,脚踏实地,神清气爽的劲儿就自动上头了,这种感觉挺好的,但以前住在农村可体会不到。
孩子们兴奋极了,这回约了淘淘,虽然至始至终他们都没特别玩儿到一起,但好像同伴的存在就已经增添了乐趣了。

碗儿姐姐看到芦苇荡可高兴了,高高的芦苇有几米高,人站在它们底下瞬间就变小了,姐姐说,我们仿佛进入了小人国。然后,她主动让我给她跟芦苇合了影,小小一只站在芦苇下,确实像是放大版的草跟缩小版的人。


泥巴路的尽头就是网红桥了,斑驳的桥跟桥边的红黄树叶刚好拼出了初秋的凉意,难怪叫做网红桥。但是打卡人太多了,我们也是匆匆路过。
接下来就是一片笔直矗立的杉树林,深处还有一条水渠,水渠里哗啦啦地淌着浅浅的水流,这里应该也是这条线路的经典特色。孩子们张开双臂在窄窄的水渠沿上行走,时而还要翻越断壁残垣跟烂泥路面,这些都玩儿完了,还能在渠边跟水流合张影,还是不错的。


小桥流水过后,又是一大片芦苇荡,比入口处更大更开阔。芦苇顶端的大扫把太扎眼了,开得茂盛饱满的,所以也就逃不过熊孩子们的魔爪了。他们把顶端的芦花折下来,扛在肩上,然后飞奔进大片的芦苇荡,大人们追不上他们,跟在后面,眼见着他们从大到小,最后淹没在芦草中。



出了芦苇荡,就是公路边的人家了。听说这里有很多鸵鸟养殖户,我们跟着人群进了一家畜牧场,不仅看了鸵鸟,还看了羊群跟牛群。


不错不错,这一路上虽然没有什么爬山挑战性,但惊喜还是一直不断的。适合家长们带着小朋友们亲子徒步。
今年的目标,每周一山估计是有难度,但每月一山还是可以满足的。这个月已经超额完成目标,两次大户外了,后续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