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闭口不言、以死相胁,父母出乎意料的破局之法

“我不想活了,撞头都是轻的!”

当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甚至用撞墙、砸东西来宣泄情绪时,作为父母的你,会如何回应?

是惊慌失措地厉声制止?是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还是最终崩溃,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的深渊?

在家庭教育的战场上,孩子的激烈言行往往是最难接的招。一位学员在王纪琼院长的192期实操班上,抛出了这个无比尖锐又真实的问题,而院长的回答,则为我们揭开了亲子沟通的另一个层面:父母的情绪稳定,是孩子狂风暴雨中最后的避风港。

学员咨询王纪琼院长:院长,咱们今天讲了接话技术,说到孩子脾气坏、撞墙、砸东西,家长咋沟通。那如果孩子一直闭着眼不说话,怎么办?

院长:孩子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但我会陪着孩子保持安静,给足时间,直面不说话这个事。孩子不愿意说话是因为已经厌恶到你极点了。这个时候就要增加情感的链接,这就是我课上说的适可而止,静静的陪着他,再找机会。

学员:孩子发脾气撞墙、砸东西,咱说咱能不能换个情绪表达的方式,孩子说了一个更过分的方式。他说,庆幸这里没有刀子,有刀子的话我可能会划一下,这个方式你满意吗?

院长:我不满意,但这个方式对你来说有可能也是个方法。我是恁爹,我不可能满意的,关键是你满意吗?

学员:院长,我想不到你说的话。

院长:所以你得跟着我终身成长啊。这样跟孩子沟通,不仅没对抗,我还心中装着孩子,我心疼他。

但是很多时候妈妈一听孩子说这话是不是就气了?先崩溃了?扑通,你跟他一块掉沟里去了,这是你需要觉察的地方。

学员:我通过这两天的学习状态好多了,就是有时候还有些接不上孩子的话。

院长:你扮演孩子,我扮演你,你来怼我,向我开炮。

学员:我就是不想活了,我撞头,撞头还是轻的。

院长:不想活?爸爸不接受。我生你养你这么大了,你说不活就不活了?爸爸心疼你,想让你找一个更好的不撞头的方式。

学员一听你低头翻起了笔记。

院长笑说:我不相信我这答案你本上有,你直接说就行,你就扮演你家孩子,说啥都行。

学员:反正我就觉得活着很没意思了,我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院长: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你可以跟爸爸好好探讨一下。撞完墙你都知道活着啥意义了?除了头疼没啥意义。

学员:假如我在您面前出现伤害自己的方式,您会制止还是怎么着?

院长:孩子,这种方式不对,会伤害你的。但是爸爸这点也不敢拦你,我怕你伤害得更狠,你适可而止。家长,你听好了,你越稳定,他越少伤害自己,你越慌乱不堪,他越做出格的事。你必须得稳稳的,你才能够培养出来一个稳稳的孩子。还有啥?

学员:问你一个私人问题,我怎么引导他上您的太公智慧?

院长:不不不,他喜欢你了,你让他上啥课他都上。他不喜欢你,你让他干啥他都不干。咱们有家长经常会说,孩子不想上。我说,孩子不是不想上太公智慧不想去心时代上课。跟我没有关系,跟谁有关?跟家长。因为家长可能带孩子出去吃个饭,他都不一定去。你报过导师班了吗?

学员:报过了。

院长:报过了就集中兵力修复母子之间的关系,修复感情。别说小孩了,咱父亲节有多少男人说我是骗子,说我是大忽悠,都不让媳妇儿来学习的,到后来跑过来努力学习,还可积极干活,这案例多的是。比如平顶山的王金慧老师的爱人。知道为啥吗?因为媳妇儿真的成长了。有时候就是可不容易,所以我干了一件这世界上最难的事儿,我把我的思想抓你脑子里,把恁兜里的钱掏出来搁我兜里。

你的注意力不能放在怎么让孩子来上太公智慧上,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如何让孩子信任你喜欢你母子团结上。

学员:我们不团结,但是还没有撕破脸。我再说就是个人的问题了,我就是自私了。

院长:你可以再说一句,你报导师班了,连太公智慧都报了,我更给你时间,谁有意见?没报就闭嘴,报了也能享受这一对一的教学指导。

院长这一波幽默可爱、实事求是的操作,引得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

学员:他现在跟我们沟通没有问题,不上学20多天了,在家里没有完全躺平,会遛狗,扫地,出去买菜.....

院长:做咨询。

学员:我还没有约上。

院长:赶快预约,否则维持现状,不要乱出点子。把咱导师班送的130节课好好听听,咱这次报名还送一次1小时1千的连线咨询,你找学习顾问给你安排。

学员:最近孩子老觉得我管控他。我现在不知道回家咋跟他说话,比如说,我就说了名,儿子,11点了该睡觉了。他就说我管控他。

院长:来,我扮演妈妈,你扮演孩子,咱们实操对话。11点半了该睡觉了。

学员:行,我去厕所拉个屎。拿着手机去厕所。

院长:去呗。不就没事了。

学员:在厕所蹲到12点,还还不出来。

院长:不出来就不出来,。

学员:那我就不说话了吗?

院长:不,准备夜宵,打扫卫生,咱系统完整的学习。这都讲过,就是半夜十一二点起来上卫生间,路过孩子的房间看见孩子玩手机咋应对的流程。

学员:我听过那一节,提炼得还不够。

院长:不不不,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打扫卫生,准备夜宵。

学员:他说,妈妈,你赶紧睡吧。

院长:我等会儿就睡了,妈妈睡不着,我心疼俺孩儿。

学员:他就会觉得我很烦。

院长:乖,你可以烦妈妈,妈妈去打扫卫生就行了,没事儿。

学员:他觉得我在用打扫卫生绑架他,让他去睡觉。

院长:那妈妈不打扫卫生了,我回我房间,没事,孩子你随意。我再也不能因为咱母子的矛盾让心里边都不得劲儿,我再也不想说你了。所以孩子,咱娘俩得干一件事,啥叫你让你烦的话和行为,咱列列,妈妈坚决不做。来,开始沟通。

学员听了若有所思。

院长:你知道我为啥都能接住吗?因为我稳稳的,因为我爱你,因为我不想跟你吵架了,因为我跟你没有任何对抗之心,甚至我还会说,乖,想玩到几点?孩子有可能会说那我再玩1个小时,有这可能吗?

学员:有

院长:我今天大方点儿,孩儿,你可以再玩仨小时,妈妈保证不说你,我再也不能因为玩手机这个事儿让咱母子俩不高兴了。你随意,我就一个要求,咱把灯开开坐这儿玩。

学员:我跟他说了,他说我少废话,你睡吧。

院长:可以,拜拜。你痛苦是注意力狭窄,你不应该把痛苦放这儿,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和孩子当下的矛盾没有激化,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通过这种柔和的方式重新温暖孩子。接下来用老母鸡孵小鸡的三部曲来搞定孩子。

学员:我还没有学习到这儿。

院长:所以我的知识一定要学完整,要不然你光学这一点儿,你问题成堆,解决不完的问题。你把我的东西全部学学,其实没那么复杂。

学员:没报课之前,我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报完课之后我就觉得我什么都不敢说,不知道哪句话该说哪句话不该说。

院长:这也是咱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你还没听讲师班,你听完讲师班,你才不敢说话了。听了营养学的课你都不会吃饭,学完礼仪的课你连路都不会走了,听完我的课不会说话,不是不会说话了。不是不会说话了,不会吃饭了,不会走路了,而是从你接受系统规范的教育开始,你说话、吃饭、走路都被规范了。你要走向规范的语言表达,而不是像以前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说气就气了,想说啥说啥,过的乱七八糟的生活。你可以随意说,随意坐,随意吃,随意穿,但是一旦想高大上的往前走一步,你就必须得有讲究,这就是迈向更高端人生的开始。

教育孩子,归根结底是一场自我修行。当孩子关上心门、甚至以伤害自己相威胁时,我们曾经学过的所有“话术”都可能瞬间失效。这时,最有力的沟通不再是言语,而是姿态——一种“我在这里,我陪着你,我稳得住”的姿态。

正如王纪琼院长所言:“你越慌乱不堪,他越做出格的事。”当我们停止说教,停止对抗,开始把注意力从“纠正孩子”转向“修复关系”时,转机才开始真正发生。这条路并不容易,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终身成长。当你自己成为那根定海神针时,再汹涌的波涛,也终将归于平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