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绍兴,我想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味,孔乙己站着喝酒的咸亨酒店吧。可惜我尽管出身中文专业,却对鲁迅并不是特别的熟悉,留有的印象也只有中学课本中的那些内容了。给我带来更多江南水城印象的 ,是曾经《儿童文学》中那些浙江籍作家,他们笔下那些唯妙唯幻的江南水乡的故事,充满了我对水乡的梦境。那些作家笔下的水乡,河流间隔,青石板路在细雨下嘀嗒作响,泛着淡淡的青色,在这样清秀的环境下,有着那些朦朦胧胧的青春爱情。
从杭州到绍兴,高铁不过20分钟的时间罢了,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看周遭的景致,就已减速进站了。公交车开过绍兴的路边,河流纵横交错,绿色的河水缓缓流动,将街道切分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块,一座座弯弯的拱桥跨在河上,带着些古香古色。老式的房屋连城了一片,与城镇交错在一起,或许,带着些古韵的城市都是如此吧。小桥,流水,人家,用这几个词语在形容绍兴的风貌,一点也不为过吧。
即便是周二,鲁迅故里的游客依旧很多,一条长街全是熙熙攘攘的游人,故居狭窄的过道早已被挤满,摆着鲁迅先生刻着“早”字课桌的三味书屋前连能够细看的落脚之处都难寻,还是要在人群后踮着脚尖,看向里屋的场景。百草园的石碑前,不停地有人与石碑合影,一时也不得空闲。鲁迅先生在自己文章中写到的场景慢慢地浮现,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一小段距离,是鲁迅先生和他的同学悄悄溜出门的孩童玩心,故居中闺房的床铺,不知哪一张上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挤得鲁迅叫苦连连。尽管对鲁迅先生并非特别的熟悉,这些文章依旧历历在目。
除却鲁迅先生的故居外,这条长街上最多的便是小吃店了,臭豆腐的味道在街上弥漫,黄酒更是每户商家都必不可少的特色。一小碗臭豆腐,一小碗黄酒,似乎有些奇怪的搭配,黄酒没有想象中的甘甜,酒味依旧浓郁,只能小口啜饮,尽管如此,仍旧有些上头,是在嘲笑我这不入流的酒量吧。有些晕晕乎乎地在故居中继续闲逛,一出门却看见曾经在云南街头随处可见的油炸小土豆,不由得发QQ给好友吐槽,在哪都能看见小土豆啊。好友的关注点却转转向了旁边的凉皮,在哪都能看到凉皮。
夜晚的故居似乎更有水乡的梦幻感,有些幽静,又不掩繁华。河水被黑夜染上了墨色,乌篷船在河道上飘荡,青石板路在灯光下泛着点点亮光。行人已然不如白天那样熙熙攘攘,街边的商家也已变得散漫。在这样的夜晚,鲁迅故居的街道更像我所期待的水乡,温情又朦胧,宛如画卷。
走出鲁迅故居时,下起了一阵太阳雨,几滴落寞的雨水点在了石板路上,给青石板染上了一层颜色。没有滴水石穿的水洼,只是几滴稀稀落落的雨水,转瞬即逝,连一片乌云都没来得及出现雨就已经停了。4月的天气总是这样,阴晴不定,随时都可能翻脸。
沿着以鲁迅命名的街道走上不远,就是沈园了。这个以陆游的爱情而闻名的地方,刻上了一首著名的《钗头凤》。夜里来沈园观赏沈园之夜时,才恍惚间明白,那一句“错错错”藏了多少的无奈。“等我三年”辗转间成了“等我百年”,再相见时已是物是人非。青梅竹马却无欢,再会知无缘,再相见时只能敬上一杯薄酒,却无法相续姻缘。在那个无法违抗父母之命的时代,陆游已然尽力了,但是终究抵不过母亲的那份执拗,就像沈园之夜中所唱的,爱子过度反而成了恨,实在是让人叹惋不止。
沈园除去南宋古迹、陆游的文化痕迹以及绿植所围绕的园林风光外,更多的是以爱情之园为主题的风光。在沈园的一隅,小小的水池中心形石板尤为显眼,不时地就有一对对的男女站在那池绿水之上,在石板的中间合影。在夜里,沈园之夜的舞台上,爱情之园的称号也不止一次被提及,不知又有多少恋人慕名而来呢。
沈园之夜的最后,以一首通俗摇滚的《钗头凤》歌曲收尾,现代得有些让人咋舌。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听着一遍又一遍快节奏的“钗头凤啊钗头凤”,总觉得这样的曲调与歌词与这铺垫了一整晚的沈园之夜格格不入,传统与现代并非是像城市那样能够交融在一起,在一整夜咿咿呀呀的唱腔中蓦然涌入一曲摇滚,似乎有些破坏了这朦胧的美感。
提及爱情,不得不说回《儿童文学》的浙江籍作家笔下的水乡爱情了。几乎每一位写到江南水乡的作家们,都会提到一段懵懵懂懂年少无知的爱意,尤为记得吴新星的《玉簟寒》,一篇少女和小篾匠的朦胧感情的故事,奈何篾匠终究是漂泊不定的,收工之后又哪会知道下一个东家是谁呢,又哪里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再来的机会。青凤在离别的饭桌上发呆,扒拉半天也吃不完那碗饭,小篾匠被父亲拉着离去,却又再三回头,路过那丛水仙花时,不由自主地再看一眼……暑去寒来春复秋,只剩下玉簟微寒,而那修补玉簟的人早已离去,不知下一个为她在指尖裹上凤仙花染甲的人是谁,也不知下一个为他的伤口缠上纱布的人又是谁。再看指尖上的凤仙黄,终究还是会寂寞的吧。
乌篷船在绿水间飘荡,船工们手脚并用,控制着这一叶扁舟在水面的平稳。脚上不断地用着力,推动着船桨一圈又一圈地在水面上拍打出水花,手上的力气也没停,控制方向的船桨稳稳当当,在小小的桥洞前稳稳当当地穿过。乌篷船交错时,船工们扬起那被有些发红的面庞,互相吆喝着打着招呼,一派和谐。在乌篷船上听着轻打水面的声响,穿越了几座拱桥之后便是崖壁的景观,仰头望去,蓝天白云下是高耸的石壁,阴影挡住了有些燥热的阳光,投在了水面,在那崖壁上还镌刻着诗文。待到行至尽头,乌篷船摇摇摆摆地掉了个头,与后面来的游船相错而过,重新在那宽阔的水面上划出一席白痕,旋即便停靠在了终点,结束了这一趟的游览。自然与人工,就这样交织在东湖,石拱桥跨在绿水清溪之上,而远远地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陶公洞、仙桃洞,这场景,是青山碧水的秀美。
纯粹的人工同样令人着迷,那安昌古镇的石板路,那石拱桥,那斜斜的屋檐,那青砖灰瓦,同样的让人迷醉。石板路窄窄,河水分割着古镇,全靠那一座座的石拱桥相连。不知何时,拱桥上已然爬满了青翠的爬山虎,随着一阵风轻轻地摇荡,与水波协奏。隔开不远的路旁,挤满了穿着校服的学生们,三三两两的坐在画板前,用颜料涂抹着那些风景,从背后望去,画板上已经留下了一笔笔浓墨重彩的痕迹。沿着石板路向古镇深处走去,各式各样的腊味挂满了屋檐,曾几何时看过一个报道,在自家屋檐下挂满腊味,才能称得上“大户人家”,要是这么说来,这里也许就是藏富于民了吧。河水中三三两两的飘荡着几条乌篷船,船工们招揽着游客,居民以乌篷船为出行方式的时代已经过了吧,现在的乌篷船,也只能作为载客的游具了。
离开古镇的大门,从其他小路悄悄拐入,似乎能够深入到这生活之中。没有了拥挤的人流,只有几个居民打开门扇,坐在河沿洗涤着衣物,远处的屋角一扇小小的窗户被推开,木质的窗扇上雕刻着精细的纹样。站在这里的石桥上,没有古镇中央那般精致,有的只是一个低低矮矮的平板桥,也有的带着些沧桑的痕迹,眺望向远方的绿水,呵,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停留在印象中的水乡呢,安静,柔美,和谐,带着江南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