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一直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并也一直把这个观点向别人传达,那就是:阅读是写作的铺垫。当一个人还不懂得如何在阅读中汲取为己所用的营养时,只能说,他的阅读,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面。
要明白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曾经接触过,阅读过哪些引人入胜的故事。
比方说,小时候接触过的《葫芦兄弟》、《宝莲灯》、《猛兽侠》……年龄稍长以后所接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金庸的作品……年龄再长一些以后接触到的《月亮与六便士》、《白鹿原》、《1984》、《边城》、《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些故事之所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最根本的原因,无非是它们在小说的三要素以及小说的主题方面做的特别好。
所以,中小学时代,语文考试在课堂上告诉我们: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人物、情节,并教我们用这三要素去解析一篇小说,这种教学,并不是填鸭式的照本宣科。我至今仍然认为,我们中小学时代的语文课本,其实是非常好的文学教材。它的内容选材与所提供的知识体系,都是相当不错的。至于我们的教育系统为什么培养出了这么多并不怎么懂语文的学生,我想,其原因更多地应该是教师本身的功底不足以及教学方式的不当。
话说回来,今天,很多文案、策划、运营等方面的互联网从业者,都开始面临着如何把故事讲好这一个问题。而在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时,他们或许又会发现,自己不得不重新回到中小学时代的课堂,去把那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寻找回来。
中学语文老师会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故事,应该包括如下的四个要素:清晰明朗的环境;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价值观明确的主题。
一个好的故事,开篇应该先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明朗的环境,也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
比方说,我曾听过一本名为《曾国藩发迹史》的有声书,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说,道光十八年……一下子,我就明白了书中所有的人物活动处在历史坐标轴的哪个位置。
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开篇也写了“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中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把环境交待清楚以后,就该轮到人物的出场了,我个人认为人物的形象应该包括两层,一层是外在的形象,即一个人的外貌。另一层则是内在的形象,即一个人的性格、品质。这两层之间,应该有些交集,但也不会完全重合,比方说,人丑心美的人,应该不少。(此处自行脑补一个“奸笑”的微信表情。)
外貌描写有多重要?我记得我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时,那些大咖们的出场一般都会伴有一段很浓墨重彩的外貌描写。像什么“丹凤眼、卧蚕眉”啦,什么“头戴束发紫金冠”啦,什么“雁翎锁子甲”啦,什么“肩宽腰细”啦……
至于人物的内在形象,也就是人物的性格、品质,我常常在想,《水浒传》中写了这么多的人物(比方说武松、林冲、宋江、鲁智深、花荣……)而且把每一个人都写的如此个性鲜明,几至家喻户晓,它是怎么做到的?在这里,我想,施耐庵在写作时,必定是先拟定基本的人物形象,然后再安排情节。有什么样的人物就会有什么样的情节。也就是说,情节从人物性格中产生,而非人物性格从情节中产生。只有这样,人物才是鲜活的,而非为了填充某一个情节的需要而生搬硬造的。
至于跌宕起伏的情节。这个不必多说,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不但是“不喜平”,而且是“越曲折越好”。
佛家说“人生无常,无常是苦”,在我个人看来,这其中的“无常”一方面指的是人的外在遭遇的千变万化,另一方面,则指人的内心的潮涨潮落。小说来源于生活,既然生活事件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故事的情节又岂会是“一马平川”的?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通常都是一笔带过。在叙述事件时,也没有个人心理变化的相关描述。
至于主题,一个故事的主题是不唯一的。比方说《葫芦兄弟》,你既能说它的主题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也能说他的主题是“兄弟齐心,其力断金”。这也是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的最后一题(通常就是主题探究题)是主观开放题的原因。因为主题本身就是不唯一的,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那句话,阅读是写作的铺垫。在阅读中,去揣摩文章的作者如何铺设环境,如何刻画人物,如何编排情节,你慢慢的自然也能将一个故事讲好。而且,这样的话,你慢慢地会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每读一篇好的文章,自己的文学功力就在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