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竞争对手打,但有一个对手你是打不过的,那就是趋势。趋势一旦爆发,就不会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它会积蓄力量于无形,最后突然爆发出雪崩效应。任何不愿意改变的力量都会在雪崩面前被毁灭,被市场边缘化。
其实,互联网已经干掉了很多行业。它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它首先是一个价值的毁灭者,它在毁灭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谁离互联网最近,互联网就先毁灭谁。在毁灭的同时,它再去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但请读者们不要误会,我这里说的“毁灭”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并不是真的把你彻底消灭了,而是说你被边缘化了,你的收入不再上升了,你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地位在萎缩。
什么是商业模式?其实,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内容: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也就是怎么去赚钱。一句话,商业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商业价值。
好的互联网产品总结起来都有两个特性:第一,它要能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第二,它一定是在持续改进、持续运营。这是互联网产品的一个魅力。
克里斯坦森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发现科技变革的速度和难度,都不是导致领先企业失败的原因。事实上,一旦有改良式创新的机遇,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会投入资源、开发产品。但是,因为大型企业实力雄厚,资源丰富,在研发中总是处于领先地位。相反,颠覆式创新或者破坏性创新提供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套路,只有远离主流市场或对主流市场没有太大意义的新兴市场,才会重视这些产品组合的属性;破坏性创新,会由于进入的是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市场,通常反倒可以获得巨大的价值。 同时,克里斯坦森还发现,破坏性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
我们文化深层次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从众。我们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有人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特别少数派,我们都不会太看好。如果你干的是人人都能看明白的事,你就会被认为是靠谱,有前途。但可惜,大家都觉得有前途的事情,往往没有前途。
全球任何国家的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在中国却是个例外。
今天中国内地的互联网基本上还是70后的人唱主角,10年前是我们这些人,那时我们30多岁,现在我们40岁了,一开会还是这批人。再过10年,中国互联网如果还是没有真正的创新、没有颠覆,没准儿还是一帮50岁的老家伙继续跟大家谈经论道。这对这些老家伙们来说是幸福的,但是对中国80后、90后,甚至00后来说,那真的是悲剧。
强需求产品可以自我发展成强大的渠道,而弱需求产品独立做很难,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渠道。比如腾讯的新闻门户,如果没有强大的客户端把它拉起来,如果不弹新闻窗,流量上不一定能超过新浪。这就是说,有时候弱需求的产品,并不是说不是好产品,而是对渠道的依赖比较大。
团队建设的要点:
1.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
2.财散人聚,要有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3.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在今天这个时代,评价员工、评价团队、评价公司,价值标准永远应该是能不能做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很和谐,大家相敬如宾,说话客客气气。但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大家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和谐而委曲求全,很多想法不愿意讲出来。好的想法是需要争论的,就像石头需要经过摩擦、磨砺、打磨,最后才能变得美丽光滑。这个比喻既是说团队也是说合作伙伴,他们都会有碰撞、争论、大吵。
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 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是什么?传统行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挑战?360为什么奉行“用户至上”?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