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
一阵下课铃声仿如敲响大地,安静的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刚刚还是无精打采的同学,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猴子般躁动了,雀跃起来。
桌子上所有的学习用具,他们手忙脚乱地往书包里塞,那刚刚似睡非睡的眼眸此刻流光溢彩,个个小鸟一般飞出教室……
真的雄赳赳气昂昂。
早上三节的语文课,老师课堂上再精彩的“指挥”,到了第三节同学们的兴趣也消耗殆尽了,枯燥无味又疲惫。
尹清老师抱着一碟作业本和课本离开了教室,战斗了一个早上,她也枯燥无味,她也疲惫,回去还要批改作业,尤其那一叠的作文,那是最费神的……
回到办公室,她坐了下来,伸了一个懒腰,这一个早上此刻算是“解放”了。数学老师今天去学习了,也没有英语课。她不得不包下了一个早上的课,下午还好,学生有杂课。
尹老师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学校不时会搞一些公开课,所以她这六年级的任务不轻……
十二点了,她要吃饭了,再忙也得先对付肚子。
正这样想时,十岁的儿子来了,儿子读四年级,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中午有一小时的午觉,为了有空闲时间改作业,母子俩午饭是不回家吃饭的,只是在学校的食堂对付对付。
今天的菜挺合他们的胃口,主要有番茄炒蛋,这一道菜他们母子都喜欢吃,非常下饭,尤其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
她低头吃着饭,猛然发觉一个早上都没有看手机,她有在头条里写文章,都是一些教学上的知识以及感悟和经验。几乎每天她都发一条微头条,当然忙的时候,她会停更一天,但再忙也不会停两天。
粉丝一天天的上来,她不敢偷懒,只是微头条,也不辛苦,粉丝的拥护,让她斗志昂扬,一个月下来也有一千多块。
她想看看昨天的微头条影响力怎样,于是拿出手机,打开屏幕,发现有八个未接电话,那是小姑子的。
小姑子是一盏不省油的灯,因此,两人平时也不怎么打交道。
不过,这么多的电话未接,尹清还是一秒没有犹豫地打了过去。
“尹老师,终于会打过来了,我还以为你是皇帝的大臣,忙得连个电话也没有时间接。”
小姑子季苒调侃的意味浓浓,嫂子也不叫了。
尹清也不在乎,她不是一个爱啥事都计较的人,直接问:“季苒,不好意思,早上上了三节课,手机一直放在办公室,没带,什么事?”
她把手机调了静音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因为手机有时会有些乱七八糟的卖广告的电话来,为了不妨碍同事,她也就调静音,她也不喜欢上课带着手机,正好今天连续三节课,下课的时间她没回办公室,就在课室改作业。
“真是大忙人呀!我想学校里没你是不是不成了?呵!忙得连你婆婆进医院也不打理了。”
季苒继续呛着揶揄着尹清,真是不省油的灯。
尹清心里泛着浓浓不爽的味道,每次和小姑子说话她都要竖起强大的心理,她想发火,但还是忍住了。
因为她会分轻重,“婆婆怎么呢?”
“住院了,你说呢?我们轮流着照顾妈。妈脑梗瘫痪了,再忙你也要请假。”
季苒没好气的,手机里一阵火药味,还带着命令的口吻。
一股不爽的气味像加重的砝码,尹清觉得心里胃里翻江倒海,让自己失去平衡,她强忍着镇定自己,没发作。
“季苒,这事你跟季震说,我就要期终考试了,真的不能请假。你哥单位没那么忙。”
老公季震是事业单位的,他时间性没有那么紧张,再说那是他亲妈,这是应该的。
“尹清,这是你婆婆,你既然入了我季家的门,就有责任照顾我妈,叫我哥?你是老师,你没有性别甄别的意识吗?”
季苒咄咄逼人。
“季苒,那是他妈,生他养他的妈,母亲生病做子女的不是很应该照顾吗?”
尹清提高了声音分贝,说完挂机了,她意识到再说下去会引来一场骂战,潜意识里告诉她,这是公共场所,不能没有修养,和小姑子说下去只会让自己涵养一文不值。
她低着头继续吃饭,好饿,天塌下来也要先填饱肚子。
婆婆是自己在老房子住的,有高血压。每个星期季震都会回去看她,平时有空也会回去。季苒也会经常去,婆婆的退休金,小姑子拿着,是由每个月小姑子领给婆婆的,她家离婆婆家近。
儿子季湛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妈妈,又埋头吃着饭,妈妈教六年级,很辛苦,他是知道的,平时晚上回去还要做饭,爸一般都是只有“吃”的责任,只当甩手掌柜。妈晚上还要更新微头条。这事自己不好说什么,大人的事还是大人自己解决。
两人吃饭后回到了宿舍。尹清正想躺下休息,她实在太累了,早上就连下课时间,她也不放过,就在课室里改作业。
这时,季震来电了,“我请了假了,晚上不回家吃饭了,妈住院了。”
“知道了,你去吧!过两天星期六,我和湛湛再去。”
“尹清,你还是请几天假吧,妈这样了,你帮忙一下。”
“这事我已经和季苒说过了,真的没空。”
“这时候什么重要呀?你怎么不分主次,请几天假不行吗?”
“你们两兄妹还不行吗?季震,那是你妈,不是我妈。该履行责任的是你。”
“你是我老婆,你也不能推卸责任。”
“季震,感情你忘记了,我们之间不是有约定吗?我要午休了。”
咔擦,尹清挂了手机,躺下午睡。儿子已经在那小床躺下了。季湛从小很听话,和妈妈一样养成了午睡的习惯。
下午的时候,尹清打了一个电话给妈妈,说晚上要和儿子回家吃饭。
尹母一听女儿、外孙要来吃饭,可乐了。
外孙是自己带大的,外孙子特别和她亲,喜欢黏糊她。季湛小时候上幼儿园,外婆总是牵着他上学放学,而且特喜欢吃尹母做的菜。
挂了通话,尹母急急忙忙地去市场买菜,尹父问她去哪里的时候,她也顾不上回答了。
下午放学,尹清告诉了儿子,去外婆那儿住几晚。
听到妈妈说要去外婆那里,季湛得意忘形,毕竟是孩子,中午吃饭时还想着奶奶的事情的,这一刻忘了,“太好了!好久没有吃过外婆做过的菜了,想想都咽口水。”
“那今晚就去外婆那解解馋,爱吃猫,知道你喜欢吃外婆做的菜。”
“不但想吃外婆做的菜,我也想外婆了。”
“这还差不多,总算外婆没有白疼你。”
“当然,我怎能忘记外婆,她可是最疼我的人。”
“知道了,小馋猫,我们的小馋猫最有良心了。”
母子俩高高兴兴地说着话,尹清拉着季湛的手上了车。
尹家里,退了休的尹父母正忙着张罗饭菜。尹父尹母都是教师,他们当时响应党的号召,只生了尹清这么一个女儿,宝贝得紧,听到女儿、外孙要来吃饭,喜气洋洋。
本来,今天他们没有煲汤的,但是听女儿说今晚要来吃饭,尹母马上买来鲫鱼、虾、蟹、还有鸡翅。
鲫鱼是用来煮汤的,和鸡蛋一起,天气也热了,已经六月中旬,非常适合喝这个汤。
尹母知道女儿工作很辛苦,而且是教六年级,在别人看来,不知道的都说老师清闲,可她自己知道,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很辛苦的,别说上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五、六年级要批改作文,那才是真的费神,学生的作文错字是小问题。
病句,前言不搭后语的一箩筐,有的甚至一个段落都不行,还有常常会出现修辞不当,这些都要给他们改过来,特殊的还要进行面改,当着某个学生说清楚。
这些才是劳心费神的,说一句“呕心沥血”也不为过。尹父尹母都清楚。他们也知道女儿对教学非常严谨。
所以尹母想着做汤给女儿补充能量。而虾、蟹、鸡翅都是外孙爱吃的,女儿也喜欢吃。
这一餐,一家四口吃得喜乐融融。
饭桌上,尹母还询问了外孙的学习情况。
“湛湛,最近学习怎样?”
“外婆,这你就别担心了,我,谁呀!不是外婆的亲外孙吗?外公、外婆、妈,你们都是老师,我现在学习都不行的话,那可是给你们脸上抹黑,今天,老师还特意在班上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了,赢得了一片掌声。”
季湛一边说一边吃,滔滔不绝。
尹母马上给外孙夹了一只蟹,“来,外婆实际行动,奖励你一只蟹。”
“你行呀!季湛,这一路回家你都不说,学会神秘、低调了。”尹清也一脸的惊喜,惊喜的不是他的好作文,毕竟儿子的作文能力她知道的,曾经去市作文竞赛拿过二等奖。惊喜的是儿子更懂事了。
“湛湛,数学怎样?不能偏科呀?还有英语。”教数学的尹父关心地问。
“外公,还可以,不过,相对于语文和英语,数学低了一点点,我会努力的。”季湛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要不,你们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外公教教你数学,好不?”尹父说。
“爸,那我们就在这里住几天,我婆婆身体不好,她住院了,季震请假照顾他妈妈,我星期六和湛湛去看看。”尹清连忙说。
“没事吧?怎么突然住院了?”尹母问。
“具体不知道怎样?星期六我和湛湛去看看。”
吃完饭后,尹清舒服了,一切妈妈善后,在娘家,尹清觉得就是好,回来就可以直接吃。
尹清洗澡后,和父母坐了半个小时,她马上回房间去更新自己的微头条了,打开手机一看,粉丝又上了一波。
她马上更新起来。
今天真的累,九点尹清就躺在床上了,回到妈这里她仿佛回到了做女儿的时候。真的舒服。
她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老公和婆婆,想到了自己的爸爸。
那一年,爸爸高血压,头晕,不小心摔跤了,腿都摔断了,住了二十多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