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非常人》第9章挚谊,第10章深情,第11章豁达,第12章性情。这几章更加细致的刻画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名人,讲述了他们的友情、爱情与个性。读过这几章,感觉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固有看法应该打破了,以前把那些耳熟能详文坛名人当做精神领袖一样,原来这其中还有不少渣男事迹啊,抛弃原配妻子,勾引有夫之妇,真是不读书不知道社会情况,别人说的始终不如自己见到的,读过之后感受真的很深刻。
可笑自己之前总是莫名的认为虽然以前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但是那些文人起码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感觉文人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单纯的。其实实际情况跟如今的社会一样,我们无法忽视社会背景的存在,读过书之后才发现,任何时代都差不多,好人与坏人总是同时存在着这个社会。
这两天对自己的阅读速度很不满意,查找人物信息浪费许多时间,时间浪费多了便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读书的时候也在想,怎么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能让阅读速度提升上去,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老生常谈的话,要带着目的去阅读。
所有的记忆方法,读书方法都会告诉你带着阅读目的主动阅读,但是阅读目的是什么?这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了。例如我在读的这本书,开始我不了解人物,所以边读边查的方法是对的,可是查找的多了,人物的生平经历虽然没有全部记住,但是查过后会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现在再接着往下读的时候,已经可以读懂内容了,再边读边查找就是浪费时间了。如果真想记住历史人物的整个经历,这是另一件事情了,需要自己去做笔记的,因为书里的人物信息量太大,而且信息也特零散,不好记忆。
经过这几天的查找,发现了一件有趣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书里介绍的1840-1940年这个时期的历史文人大多是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这7个地方的人。难道是因为那个时候因为这几个地方离海近,留学人物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几个地方本身就盛产文人。有时间自己还要多去查找一下,带着问题读书总能发现自己是这么无知。
现在来看这些文人,他们也是普通人罢了,也没必要把他们当做圣人一样,而应该多从他们身上长长见识,看到自己为什么没有这些想要的特质。自己曾经对别人的事如数家珍,谁和谁交过男女朋友,谁为了成功付出多大的努力,老是在关注别人,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现在觉得,与其为了关注别人而忽视自己,莫不如从他们身上找出自己要走的道路,因为每个人都是活一辈子,自己为什么不能活出自我呢。
前天申请的原创文章徽章,今天终于得到了,本来当时申请的时候也没抱有太大的期待,因为第1次审核了15天,最后审核告诉你不合格,没想到这次在三天之内就审核下来了。也许自己写的内容有点儿进步吧,起码不像之前写的裹脚布了。虽然这个徽章不代表什么,但今天得到了还是很高兴的,人有时候的开心就是这么简单,自己的努力被肯定,会让自己对明天有更多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