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科幻电影的人工智能
去年十一月,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性爱机器人在美国出现了,它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全身是由硅胶制成的,高度模仿了人体的构造。而且这些机器人的身体有无数个感应点,这让这些本来没有生命力的硅胶身体变得像人一样拥有了感知,颠覆功能几乎重塑人类的认知。不仅仅如此,研发第一代性爱机器人的美国加州AbyssCreations公司还宣布,这是一款具有学习能力,会和人类产生情感的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已经发展到能与人类产生感情?人们对此震惊之余,回头却在一些科幻电影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发现这早已被预言——
2013年上映的《Her》讲述的便是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片中的女主角是一个由电脑系统定制而成的语音系统机器人萨曼莎,她聪慧善良,具备人的敏感和思考,不仅能够聆听男主角的悲伤,还能与之交流沟通。对于宅男男主来说,萨曼莎不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而是活生生的人,给予了他关怀和爱意。
影评家戴锦华提出:所有今天新技术的发明其实并没有那么新。因为在20世纪的100年当中,在科幻写作当中,在科幻想象当中,所有的故事都已经被讲过。
电影《her》正是预言了孤独与封闭的社会下人类对于恋爱和陪伴的需求。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之下,这些故事被想象,被构造,被设计成存在的数字化个体,那些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正在被人工智能一步步具化。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供物质生活的便捷,也将如预言一般进化升级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人类似乎将能触碰到哆啦A梦的机器口袋。
人工智能渗透现实生活
在辩论节目《奇葩说》中,曾经有一个令众多辩手和观众流泪的辩题,“父母提出要去养老院,我是该支持还是反对?”因为大多数都认为养老院并不能妥善照料父母的养老生活,想到父母老后种种的不便就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第一批享受到天猫精灵智联网养老的王淑珍老人对待这个问题比很多年轻人要更加通透:“我不愿意麻烦别人,年轻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王淑珍老人居住的养老院配备有“智联网养老”的样板间,空调、电视、窗帘、灯具都可以通过智能音箱天猫精灵操控,老人无需起身,只需要对屋内的天猫精灵说出指令,就可以控制上述设备开关。调查还发现,老人使用天猫精灵的语音控制功能,能够极大的降低夜间起床导致血压不稳、摔跤等风险。人工智能将这所养老院改造得新潮,温馨,甚至充满科技感,不再令人避而不及。
“智联网养老院”用人工智能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服务的不足,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了社会的养老难题,社会的情感负担也将得到纾解。
除了养老产业,医疗行业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车,大大加强行业的精确性和敏感性,百度一直钻研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在多次试验中等待上路,语音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翻译更是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尽情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和愉快,社会的生活方式亦随之改变,人工智能越来越被寄予厚望,拥抱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人们被高歌猛进的科技裹挟着急速向前,欢声笑语地收获累累硕果之时,也要准备好迎接挑战。
]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
从人工智能诞生那一刻起,人们便没有停止过追问:如此聪慧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电影《杀戮指令》更是直指问题,该影片展示了在高度机械化的未来,先驱者集团的高级技术员梅发现自己研发的军用战斗机器人出现多起自我编程现象,机器人不再受人类控制,甚至发动世界大战……
如《机器人战争:人类末日》这类电影不得不让人背后寒栗: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却笑言:“在一些重复性高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中,机器的确可以取代人,因为机器可以通过大数据训练习得某种技能来完成任务。但在有些行业,机器可就束手无策了。那些需要跟人打交道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行业,机器是搞不定的。”
可见,人工智能取代繁琐的体力劳动,但却替代不了人类的思考和创造。正如周国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只是个技术、工具;工具永远超不过人类,也永远不能取代人类。 机器所能取代的只是那些重复性高且需要付出繁重体力劳动的行业,它可以解放人类的双手和头脑,从而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参与到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去。那些惶恐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生存、企图螳臂当车的言论,只是将目光局限在了简单重复流水线式的行业之中,却没看到那些决策性、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仍具有独一无二性,这显然是机器所无可替代的。
因此,技术进步使人们通过更少的工作而收获更多,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人类需要的是更深的思考,更高的创造,以使自己进化升级到不可取代,将科技的掌握权紧紧地握在手里。
拥抱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个社会必然的发展动态,人类需要的是努力发挥自身的智慧,让那些美好的预言变成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