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牡丹亭»的闲言碎语

终于观赏了中芭的«牡丹亭»。最直接的感受是它的编舞,作曲和舞美等方面反映了近二十年来舞团国际交流的程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对于中芭的传统剧目,它保留了部分传统和一些原创中国元素,融入了一些比较现代和当代的手法。从丽娘的双人舞和独舞中我看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吉赛尔»,从整体和群舞中看到了巴兰钦的交响芭蕾和贝雅的«火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一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音乐,编舞和舞美结合得漂亮,造成飞机引擎发动升空的效果: 缓缓启动,不知不觉中整个空间充斥着轰鸣,把舞剧推向高潮,在漫天落红的花雨中轰然结束。音乐有明显的拉威尔的«波莱罗»的元素;引擎轰鸣的效果甚至令人联想起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编舞不仅现代手法出色,我甚至在中国元素之外看到了其它古文明的符号。这些古老的符号巧妙地连接了性,生,死,天,地,人等基本问题。

昆曲的使用让人想起舞团«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京剧。我觉得昆曲如果全部用无言歌的形式会更好,或呻吟,或兴奋,任何观众都可以懂。这样,不仅昆曲的音乐特色得以保留,还能避免生硬的土洋结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显然,新一代演员的戏剧表现力强于上一代的。但是,表演中的对比不够,减弱了表现力。该爆发的动作不能有力的爆发就难以反衬出良好控制下的柔美,整体就变成温吞水了。

这部«牡丹亭»是有恋足情结观众的福音,也是编导独具匠心之处。当然整部作品的核心就是白日梦等性心理,也可以说是一部心理芭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地狱等场次有些戏剧成分怎么看怎么像«红色娘子军»里南府的家丁和老四,脸谱化了。几个被审判的灵魂是寓意偷鸡摸狗吗?手法层次显得低了。这类叙事成分和整体并不协调。如果减少过多的叙事,作品会更精炼。

总之,整体不错,在土洋融合,在传统与当代舞蹈语汇的结合运用等方面尚待成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有一天。 你漂泊的灵魂,厌倦了漂泊。 请放下,你所有的行囊。 只带着你的素心,来我的城里。 这里有诗,有画,...
    琉璃疏影_5142阅读 528评论 2 9
  • ‘小希,起床啦!快要迟到啦!’听到了没有→_→妈妈又在叫我起床了,“好的妈妈”,诶,我床上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偶啊?...
    喜欢凯源阅读 219评论 0 0
  •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避也避不开的话题。虽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的空间,可是另一方...
    林对对阅读 44,014评论 344 2,477
  • 作为一个胖过的人,我吐血放货,为大家说说让我们好身材遁形的胖身材。 胖的身材有哪几种?胖的身材主...
    大玲儿阅读 1,1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