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给我们的意义

聂老师给我们讲了《诗·邶风·静女》,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国学的魅力,更让我们见证了一段极其纯真的爱情。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到最后,我不由得想到了“人面桃花”的那个爱情故事,故事的情感波折起起伏伏,喜悦——崔护与女子邂逅,爱情萌动;怅然——人面不知何处去;惊讶——女子已逝;悲痛——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惊喜——女子死而复生。所以,我越发的觉得古时候的爱情都特别的纯洁、很纯真,很向往那种爱情。在现代社会,这种纯真的爱情早已烟消云散了,而我们也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去找寻,去体会那种纯洁的温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70,094评论 0 18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濠濮之乐阅读 3,030评论 0 4
  • 作者:梁志军 《诗经·邶风·静女》描写了青年男女恋爱的3个片断。全诗3章49个字,语简意丰,事约韵繁。特别是男...
    我是陶先生阅读 9,618评论 0 0
  • 盛情难却的可能只是我:)
    最后的Ymj阅读 1,846评论 0 0
  • 我的愿望之一是有一天我可以去法国巴黎看埃菲尔 身旁站着我爱的人 他会分享我那一刻的感动与喜悦 我的愿望之二是将来有...
    劉思潔__阅读 3,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