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在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经常提出一类问题, 即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以便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
问题特征
(1) 每一个问题都用一组决策变量( x_1 , x_2 , ⋯ , x_n )表示某一方案,这组决策变量的值就代表一个具体方案。一般这些变量取值是非负且连续的。
(2) 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线性等式或线性不等式来表示。
(3) 都有一个要求达到的目标, 它可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称为目标函数) 来表示。按问题的不同,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化或最小化。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数学模型称为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Matlab中的标准型为:
目标函数 \quad min(z)=\sum_{i=1}^n c_ix_i
约束条件 \quad \sum_{i=1}^n a_{ji}x_i\leqslant b_j\quad j=1,2,...,m
\quad\quad\quad\quad~ \sum u_ix_i=v
\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 x_i\geqslant0

matlab:linprog([c],[a],[b],[u],v,options(zeros(m,1)))
图解法

1. 无穷多最优解
2.无界解
3.无可行解

当求解结果出现第2、3 两种情况时,一般说明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有错误。前者缺乏必要的约束条件,后者是有矛盾的约束条件,建模时应注意。
图解法虽然直观、简便, 但当变量数多于三个以上时, 它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要介绍一种代数法——单纯形法。为了便于讨论, 先规定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标准型式。
\color{red}{不同于 Matlab 的标准型}

标准型 矩阵形式
max(z)=\sum_{j=1}^n c_jx_j
\sum_{j=1}^n a_{ij}x_j= b_i\quad i=1,2,...,m
x_j\geqslant0
max(z)=CX
AX=\sum_{j=1}^n P_{j}x_j= b
X\geqslant0

在标准形式中规定各约束条件的右端项b_i>0,否则等式两端乘以"-1"
其中C=(c_1,c_2,...,c_n)
X=\left[\begin{array}{c}{x_{1}} \\ {x_{2}} \\ {\vdots} \\ {x_{n}}\end{array}\right]P_{j}=\left[\begin{array}{c}{a_{1j}} \\ {a_{2j}} \\ {\vdots} \\ {a_{mj}}\end{array}\right]b=\left[\begin{array}{c}{b_{1}} \\ {b_{2}} \\ {\vdots} \\ {b_{m}}\end{array}\right]0=\left[\begin{array}{c}{0} \\ {0} \\ {\vdots} \\ {0}\end{array}\right]
A=\left[\begin{array}{cccc}{a_{11}} & {a_{12}} & {\cdots} & {a_{n}} \\ {\vdots} & {\vdots} & {} & {\vdots} \\ {a_{m 1}} & {a_{m 2}} & {\cdots} & {a_{m n}}\end{array}\right]=\left(P_{1}, P_{2}, \cdots, P_{n}\right)
A —— 约束条件的m\times n维系数矩阵,一般m<n
b —— 资源向量;
C —— 价值向量;
X —— 决策变量向量。
实际碰到各种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都应变换为标准型式后求解。
以下讨论如何变换为标准型的问题。
(1 ) 若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小化,即min~z = CX。这时只需将目标函数最小化变换求目标函数最大化,即令z′= - z,于是得到max~z′= - CX。这就同标准型的目标函数的形式一致了。
(2 ) 约束方程为不等式。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约束方程为 “\leqslant” 不等式,则可在“\leqslant”不等式的左端加入非负松弛变量;把原“\leqslant”不等式变为等式;另一种是约束方程为“\geqslant”不等式,则可在“\geqslant”不等式的左端减去一个非负剩余变量( 也可称松弛变量) ,把不等式约束条件变为等式约束条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迈出第一步,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入群几天,从最初的为什么要订立目标,怎么订立,如何执行...
    静亦境阅读 160评论 3 1
  • 【分析】: 一段丰富含义的文字。 对比:身份之间的对比,神甫与男孩。自己与别人想法之间的对比。 而且,透漏着男孩坚...
    竹君安好阅读 558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