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读书会的线下分享与学习交流会。活动中,书友们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通过手机为大家现场直播自己自驾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有的有感而发,向大家解说近期阅读与读书的心得体会;还有的围绕“燃灯计划”线上活动中贾志刚老师作的主题为“《论语》根本就不是你以为的那样”讲座展开了积极讨论与激烈的交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虽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然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备受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尊崇与敬仰。
贾志刚老师在线上讲座中提出的个人观点与颠覆性解读向传统国学主流学派关于《论语》的理解和主张发出了强有力的奇袭与挑战。对此,读书会的小伙伴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有人对于贾志刚老师抛出“现在市面上70%的论语解读都是错误的”的惊人观点不认同,认为这样的提法过于偏激执拗、狂妄不羁、目中无人,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赞同他提出的要从四个方面去学习《论语》,包括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人物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家庭背景和知识背景)、人物社会关系以及理解基本概念等四个方面知识,同时还需要逻辑推理等能力(是否了解春秋的文化、孔子的身世和思想演化过程、是否了解孔子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作者的逻辑运用等);还有的发表了自己对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的个人看法……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来我往,据理力争,讨论得不亦乐乎!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齐花绽放、相互争鸣的学术论战局面。各家之间既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些学说对于中国历史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其实不仅是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对于我们一个家庭、组织包括个人都需要这样一种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趋同遵异、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与支撑。就拿我们读书分享会来说,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唯有认知和思想的频繁碰撞、交融与汇聚,弘扬正气,满满的正能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家纷纷展开头脑风暴,引经据典,抛砖引玉,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感和所悟谈古论今,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分享讨论中。就在这一谈、一论、一说中自然和谐地合奏出一曲集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和生命智慧于一体的春天交响乐章。
活动中,我结合对于《论语》的学习与感悟,以《师者相伴,觉者相随》为题对自己的人生历程进行了解读与分享,与大家共勉。
三人行必有我师。非常感谢读书会举办的学习分享交流活动。让我以书为友、以书会友,认识和交到这么多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书友;同时能够让我在与大家的交往与学习分享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半径,陶冶情操,内修精进,在学习总结中收获知识,在知识的积累中凝练智慧,丰盛自己内心的本自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