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请恕我孤陋寡闻,入手《岁岁年年有光》这本书之前,我对周有光老爷子根本闻所未闻。读此书才知道,这位清朝末年出生,四朝元老一生有着无比辉煌得成就。

介绍《岁岁年年有光》这本书之前,非常有必要介绍一下周老爷子的生平履历:清朝末年出生,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被称为拼音字母之父;是在世的中国人中为数极少见过爱因斯坦的人;他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秉持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给周围人带来无尽笑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自80多岁开始接触电脑,此后完全使用电脑写作,100岁以后在频繁出书,成了畅销书作者,是知名博主,是专栏作家。

如此一连串的履历,估计很多人都会被吓到。这哪里是在说一位110的老人呀,完全是在说一位见首不见尾的神呀。可我们千万别质疑,《岁岁年年有光》这本书就是是通过后辈人,跟周有光老爷子像拉家常一样的对谈,以及各家媒体对他采访后,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出的一本书,可以作为一般读者人文素质提高的基础读物和入门书。更是为了方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周老、领略周老的思想精华的一部力作。

书中提到,这位世纪老人在他陋室中与来访者侃侃而谈,无论是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还是天下大事、社会态势等等,他全了如指掌。在与来访者交谈时,周老给人的印象根本不像100多岁的老人,完全是一个忘记了年龄,童心未泯、睿智而宁静,坚韧而快乐,大彻大悟,大智大勇的一个风华正茂的长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被上帝遗忘的人。每一位去拜访他的人,无不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

尽管已经100多岁,周有光老人对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百态,洞察得细致入微,提出许多很有建树的观点。

比如在此书中,就有很多访谈和采访稿中讲到,周老主张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跳出原来那种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中国,看世界;而应该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看世界,那样才有宏阔的视角来看待今天的社会。还得走进世界,做一个21世纪的世界公民。我们处在“共创、共有、共享”这样的国际现代文化氛围中,已经无法再梦想去到世外桃源了,所以得认真学习好地球村的交通规则。

在对待学问和做人方面,他非常的严谨和谦逊。书中常州方言专家范炎培在对周老的采访稿中就提到,老人把《百岁新稿》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波》两本书送给他时,在书的扉页上端端正正写下:炎培先生指正,周有光。使得范炎培在受宠若惊的同时指出书上不能写指正二字。谁知周老如此答复——做学问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只要有道理,都应该提出不同意见。

新华社内部主任记者陈芳,就在《岁岁年年有光》书中的访谈稿称周有光老人,是一个称得上对中国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专家;以宽广的胸怀和丰富的知识成为这个嘈杂世界里清澈的思想清流。让我们这些后辈沐浴其中,尽享其人生智慧带来的启蒙和启迪。

拥有如此国宝级的大师,是我们的财富和宝藏,他为我们这些后来人留下了无比灿烂得精髓。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少浪费了许多资源。比如有好多留下他的精华,如今正发挥出无比巨大的能量,拼音输入法就是典范,成了所有人的交流工具,也促使普通话普及的速度提高了了无数倍。

作为我们这些获益者,是不是该在多多去汲取多一点营养和养分情况下,为我们的社会多做一些该做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终于读完了周有光老先生的这本《岁岁年年有光》访谈录,由于个人原因,每天本就不多的阅读时间,读得时候速度却依然放的很...
    Minilychang阅读 512评论 0 3
  • 悟春,悟出了万物复苏、细雨绵绵的朦胧;悟夏,悟出了绿树清风、青翠欲滴的清新;悟秋,悟出了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成熟;...
    向日葵姐姐好阅读 541评论 0 0
  • 想起你 想提起生涩的笔 想托远方的鸿雁 传书一封 一封入骨相思的信 蓝色封面 一次又一次蹂虐过的纸上 只画了一个圆...
    怜取眼前人阅读 203评论 0 0
  • 无题 文/舟亮 风惠百花皆烂漫,雨涤万木尽葱茏。 依稀犹似当年景,醉慕书声梦里浓。
    舟亮阅读 333评论 0 3
  • 20150927 中秋节 清晨六点钟,或许你还在睡梦中。希望你大早上起来,能忘却昨日的烦恼,开开心心的迎接美好的一...
    Rosa_Max阅读 3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