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从一年级开始重新教起。我很幸运,在这个崭新的开始的季节里遇到了喜喜老师的说写课程。本心眼中认为崭新的开始,从头落实,可以不留任何遗憾。可惜的是,关于说写课程的理念我一点也没有接触。不过在教学方面我是不从允许自己懈怠的。我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逐步落实说话的培养。
把话说完整、清楚,放在第一位
首先我传递给孩子们的是说话必须把话说完整。一年级孩子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熟悉的是一个个的词语,而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比如说我问:“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他们连想都不想就会脱口而出“春天”“冬天”。这时我会给大家示范:“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然后孩子们开始模仿老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可以放风筝。”
这样让孩子明白,说话必须说清楚,让大家听明白。仅仅是明白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学习中反复实践,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强化意识,培养说清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师生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表达指导,不停地提醒他们:“把话说完整,让老师听清楚好吗?”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现在孩子们在与老师交流时,已经不需要老师提醒,就能自己把话说清楚了。
按顺序说话不容忽视
平日我们往往是抱怨学生写作“不按套路出牌”,没有一个清楚的思路。这也源自于我们平日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联系课本情境图展开教学。每次看图,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或者从高到底的顺序观察。然后让他们按照观察顺序说下来。这样,学生在训练中就会逐步学会了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按照顺序说话、写作了。一年级上册教材(在假期中,忘记了课本多少页)一个语文园地中配有一幅图,图上蓝天白云,小鸟高飞,大山高耸,牛羊吃草,同学郊游。这时我引导孩子们:“我们先来看上面,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白云。”“我看到了蓝天。”“天上有什么?”“天上有小鸟。”“我们继续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草地上有小牛和小羊。”“小牛和小羊在干什么?”“小牛和小羊在吃草。”我就是这样引导孩子们按顺序观察,按顺序说话训练的。
当孩子们能够做到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我们开始了说写训练。我主要采取的是联系生活一句话;看图讲故事;借助情境图说一说,模仿课文说一说几种形式。
联系生活一句话,主要是我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他们先说一说,然后可以运用拼音写下来。考虑到我不能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孩子表达,学生参与有局限性,所以把说一句话当做作业,让孩子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出的题目都贴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它长得什么样子?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这些贴合孩子实际的说话练习,让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地表达出了,既培养了说话能力,又让学生消除说话练习的畏惧心理。经过实践,班内孩子们均能完成一句话练习。
借助情境图说话练习。低年级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了很多漂亮的情境图。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上课期间,我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引导孩子们按照顺序观察,并且看着情境图,把自己看到的说下来。这样孩子们心中就有个思路,而且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下来了。课本中汉语拼音这两个单元中的情境图都很精彩,富有吸引力。我把看图说一说贯穿于拼音的学习中,逐步提高了孩子们按顺序观察和说话的能力。
模仿课文说一说。课本中很多句子经典的句子是对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的好素材。例如“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们学习《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安排孩子们模仿课文说话。但是,仅仅出示句子,让孩子们模仿是很难的。这一环节,我补充图片,小蝴蝶,荷叶,瓜果等象征季节的物,让孩子们看图模仿。孩子们思考片刻,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句子:迎春花黄黄,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柳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苹果圆圆,她红着脸说:“我是秋天。”
看图讲故事。这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说话方式。最初的讲故事是从童话故事《拔萝卜》开始的。这篇故事结构清楚,语言表达很有规律。最初,是我讲给大家听得。讲故事时,我放慢语速,语音故意强调他们拔萝卜的顺序。这样孩子们在听得过程中很容易感知到语言表达规律。这样我把故事讲了两遍。故事讲到 “小狗喊来了小猫”故事戛然而止。“后来怎样了呢?”孩子们都没有说话。只有吕睿涵站起来有条有理地把故事讲了。看到孩子们还没有达到把故事讲完整的能力,这个故事就暂时搁置起来了。待到我们把整本书学完后,我又返回去,再次和孩子们回到了这个故事中。我先给大家讲,然后问:“后来怎样了呢?”没有想到班内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请几个孩子讲故事啊,他们讲得有板有眼的。我把这个留在回家后,在微信群中发语音。没有想到孩子们都能看着图讲下来,而且有些孩子有创意地完成了讲故事。可见经过了一学期的训练,他们明显地有提高了:由词语发展到完整地表达一个句子,过渡到能够说下一段句话。对于一年级的小盆友来说,不是一个不小的飞越吗?假期间,我根据孩子的爱好,从《父与子》中选择了二十幅漫画,让孩子们在微信群中讲故事。这样好了,微信群成了“故事荟萃”群。讲故事的声音此起彼伏。昨天有幸学习了赵素香老师分享的假期如何将手机变成孩子们的学习利器。才知道大家都在用“讯飞语记”进行说写练习。顿时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喜悦,立刻把这一软件推荐给家长。于是昨晚,群内讲故事语音变成了文字。且看这段文字,就是我班的小朋友的作品:
小明在为写家庭作业发愁,爸爸看到小明正发愁,爸爸说,儿子过来,老爸帮你。到了第二天,老师给小明检查作业,老师问小明作业是你自己写的吗?小明回答说:不是我写的,是爸爸帮我写的。老师和小明说,我要跟你爸爸好好谈谈。小明领着老师往小明的家赶去。到了小明的家,叮咚。爸爸给老师开门,爸爸说老师好。老师说:“是你给小明写的作业吗?错别字太多了,该不该打?”老师把爸爸按在凳子上,啪!啪!啪得使劲打爸爸的屁股。
语言虽然组织还不够规范,但是他的故事讲得有条有理,交代清楚。难道不是一个质的跨越吗?
2017,我们从这里出发啦!希望我和孩子们以此作为起点,以说为桥,链接读写,充分发挥自我潜能,说出非同寻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