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刻理解了一句话:
能用钱搞定的事情,都不叫事情!
(一)
前几天听朋友讲了一个故事。
朋友的朋友生孩子。与很多产妇抱怨没人伺候月子不同的是,她家是遭遇了娘家、婆家两边抢的幸福的烦恼。娘家妈说回娘家住,按娘家的方式坐月子恢复快;婆家妈说月子肯定要在婆家住,按婆家的方式做月子不落病,但小两口哪个家都不想去。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哪家都是中国传统的月子方式,不让刷牙、不让洗头,每天高热量食物......
小两口思考再三,最后决定到月子中心去过现代化月子!他们的理由是,两个老妈伺候月子都很辛苦,心疼两个老妈。另外,传统的中式月子太煎熬,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太多,不想月子后再花大力气去减肥,而去专业化的月子中心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既不用老人家辛劳,又能享受现代科学月子,只是需要花几万块钱。如果花钱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用钱解决呢?
在反复做工作后,双方父母同意了他们去月子中心,他们预约了一个三万多的中等月子套餐。现在孩子已经快两岁了。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的第一反应是,有钱人家!做个月子花三四万,那里是我等普通人家能够做到的?
但其实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收入家庭,虽然老婆在某银行工作,收入会高一些,但也是靠工资吃饭的人。
(二)
有个七零后朋友已经为生不生老二纠结了很久!
朋友在大学当教师,老公在事业单位工作,工资都不高但很稳定。
二胎放开后,本想抓住年岁的小尾巴,赶紧再生一个,但面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她迟迟不敢决定,别人的娃都已经一岁多了,她还在纠结。
年纪一大把,自己身体条件和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双方父母岁数也高了,很难再帮忙带娃了。老大9岁,小学三年级,根本还不能放手。生娃意味着一切从头再来,工作事业肯定是要放弃的,老公也属于是忙起来几天不着家的人。怎么办?生不生?如果再生,里里外外只能辛苦她自己一个。不生,再过两年真的生不出来了。
前几天联系她时,听到了她成功怀孕的消息,恭喜她的同时,问她原来担心的哪些问题打算怎么解决?
朋友说,她想明白了,用钱解决!大家都说没老人帮忙带不敢生,那如果可以花钱请钟点工或保姆帮忙带,不是也可以吗?!虽然找个可靠放心的保姆比较难,但总归还是能找到的。
她安慰自己说,家务活交给保姆来做,自己就可以节约下时间专心带娃;生产时请月嫂,虽然很贵,但自己能恢复好,以后更有精力带娃;照顾老二,老大没人接送怎么办,找人代接,不行就托管一段时间......
我问,那自己的工作事业呢?
她说,工作不能丢,有课时孩子交给保姆,至于科研,就只能靠天吃饭了!
(三)
听着她的计划方案,我能感受到一个女人,面对工作、家庭、孩子等实际问题时的果敢和勇气,从内心深深的佩服她。虽然不知道后面真正执行起来效果如何,但不能否认花钱请人来帮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能满足生老二的想法,也不至于让自己太辛苦,工作还能兼顾。
她说,花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用钱来解决,而非得把自己累死累活呢?!以前怎么就从来没往这个方向想呢?!
作为和她生活背景、工作性质非常相似的我来说,突然明白——其实有时候,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惯性思维,问题或许并没有那么难解决!
凡事都亲力亲为,死守传统的节约、勤俭的美德,会发现陪伴孩子越多,妈妈们的焦虑感也就越多,对缺位爸爸的意见也就越多,家里的纷争也越多,结果是一地鸡毛。
没人帮忙的情况下,是继续工作还是辞职带孩子?继续工作,谁来带孩子?如果专职在家,以为能够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但没想到无穷尽的家务活把人累的半死;花时间买菜,精心给孩子做营养美味食物的同时,就减少了陪伴孩子亲子阅读的时间;带孩子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回到家发现冷锅冷灶,想吃什么只能自己临时去做;这边正为自己专心陪伴孩子得意,那边一次偶遇事业蒸蒸日上的同事,就能让人黯然许久。
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为什么不能用花钱找人帮忙的方式来解放自己呢?
如果妈妈们能够从繁杂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只是单一的陪伴孩子,会比既要做家务,又要陪伴孩子的耐心多很多;也会增强对缺位老公的容忍度,减少争吵的概率,慢慢地,妈妈们也能够淡定从容下来,带孩子、工作。
不过这种方案能否实现,对多数家庭来说,钱可能不是问题,而是找到一个放心可靠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