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一个“私密”空间我们的父母已习惯了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对于孩子的娱乐时间和娱乐方式也统统代劳规划,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孩子没有了独立性,更没有了创造性。7岁的哈罗德和6岁的伊维丝是两个很好的朋友,然而他们却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玩乐方式。
7岁的哈罗德,瘦瘦的身子,白白的皮肤,一副见到人很害羞的样子。6岁的伊维丝,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副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这天,他们一块到附近的公园里玩,7岁的哈罗德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6 岁的伊维丝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电影里匍匐前进的镜头,玩得不亦乐乎!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和玩乐方式却是来源于各自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哈罗德的父母非常“用心”,对孩子照料得非常细致,而且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从4岁不到就开始学钢琴、学舞蹈,这个孩子难得有“独处”的时间;而伊维丝就没有这么“幸运”,他的父母都比较“粗心”, 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时候都让孩子一个人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孩子经常处在“孤独”之中。
想想看,您更喜欢哪个孩子?您是不是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6 岁的伊维丝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这种个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贵在父母的培养。培养方式很简单,给孩子自由。譬如说,给您的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尽情地玩耍,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独处,享受自我。“独处”是孩子可以独立的时空条件,在独处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环境、解释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玩耍、解决困难。而且没有大人在旁边的“独处”,更保证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没有独处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独立性,不仅缺少生活上的独立性,更缺少思维上的独立性。所谓“在独立中学会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的锻炼,又怎么可能体验“独立”的乐趣,怎么可能习得“独立”的能力呢?
教子小智慧
给孩子一定的空间独处。因为在独处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环境、解释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玩耍,解决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