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SEL社会与情绪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门必修课呢?
因为生活中处处需要社会与情绪技能,如果缺少了,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
先给大家看个场景: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最近成绩有些下滑,上课也心不在焉的样子,请家长多关注。 一般听到这里家长都会有些生气,这怎么回事呢!成绩怎么搞的?上课想啥呢?经常叮嘱上课认真听认真听,还不管用吗?
终于等到孩子放学回来,他居然还很委屈,解释说:“同桌把我橡皮拿走了,怎么都不还给我!” 听到这里更生气了,“不就是一块橡皮吗,这么大点儿事,再怎么也不能影响听课啊!”
等等,别急。
让我们一起,从孩子的视角看看,这块“小小橡皮”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教室里正在上课,同桌趁老师不留意的时候,一下拿走了孩子的橡皮。
孩子想这是我的,得马上拿回来。可又怕老师发现,于是俩人在桌子下面开始你推我一下,我踢你一脚……终于等到老师说“下课”,孩子一下站起来,追着同桌满教室跑。
叮零零,十分钟到了,很快又上课了,橡皮还没拿回来呢! 俩人继续地下战争搞橡皮那些事。 老师在上面讲的课呢,基本都没听进去。
今天这一节课因为橡皮没听进去,明天的课又因为还生同桌的气听不好课,这样三天下来作业都不会写了。时间一长,上课回答不出问题、成绩下滑,老师就开始找家长了。
这块“小小橡皮”,实际在班级里也可能是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甚至是一张微不足道的小纸片……没错,罪魁祸首就是这些“小事情,小玩意”引起的,我们以成人的视角,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其实这就好比我们自己丢了十万块钱,一样的难受。
“小小橡皮”看似表象的问题,实际上是很多孩子未处理的小问题累积而成的:情绪问题、伙伴关系、习惯养成、抗压能力、课业压力 ……
要想处理好这些问题,不再让它重复上演,就需要孩子具备社会与情绪技能,有能力有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
那到底什么是社会与情绪技能呢?
其实就是情绪技能+社会技能。 情绪技能包括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洞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社会技能包括自我管理、学习反思能力、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等等。
情绪技能十分重要,尤其是孩子。我们常会发现,孩子相比成人,更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发脾气、情绪失控。这是因为自孩子一出生,情绪脑就发育成熟了,而负责管理情绪的理智脑却没发育成熟。有研究发现,人平均要到25岁理智脑才能发育成熟,甚至是一生都在不断发育的的过程中。
那如何促进理智脑的发育呢?要知道情绪脑就是用来发现问题的,而解决问题的需要靠理智脑。每一次情绪脑发现问题,孩子有了一次次的情绪体验和经历,这些情绪的触发,都会激发理智脑,去想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理智脑的发育,而非强行地灌输知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如果情绪脑没有安抚好,是没有办法启动理智脑,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
那我们来看看,如果一个孩子具备社会与情绪技能,是如何来应对上面我们说的“小小橡皮”事情的?
这个孩子在发现同桌拿走自己橡皮后,眉头一皱、嘴巴抿紧,感到自己现在很生气了。
但意识到现在是在上课,于是深呼吸一口,默默地将此时的“生气先生”暂时放进了自己的“情绪盒子”里。
下课后,他转过身对着同桌说: “你突然拿走我的橡皮我很生气,我希望你马上还给我。如果你真的很喜欢,想要看一下,你可以跟我好好说。”
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位小朋友是如何处理情绪的。
第一步:通过表情来觉察情绪。
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下,当我们感到生气的时候, 是不是眉头紧锁,嘴角向下,脸部肌肉紧绷?没错,这就是我们生气时的普遍表情。
第二步:体会身体感觉。
这是我们生活中不太会意识到的,当我们处于某种情绪时,一定会发生身体的变化。 比如生气、愤怒的时候会心里发堵,握紧拳头,身体发硬……
第三步:找个词说出来。
这位小朋友就是通过前两步,感受到了自己处于生气的情绪中,在心里告诉自己生气了。
(这就是我们在SEL课上,教给孩子的童心沃SEL社会与情绪技能——觉察情绪三步骤。)
接下来呢?孩子尽管意识到自己生气了,是不是马上就发泄出来呢? 很明显,他意识到这是在课堂上,不适合发泄,所以他选择用深呼吸来先缓解情绪。然后把情绪放在“情绪盒子”里,等到下课去处理。(这也是我们其中的一节SEL课。)
等到下课以后,孩子选择了用“说”的方式去和同桌表达,而不是争吵打闹。这也符合了我们在SEL课上教给孩子调节情绪的三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 。
很多孩子的不恰当行为,正是因为自己的情绪没有被看见、没有疏导,也不知道调节情绪的合理方式,所以不仅仅是当下问题没有处理好,还会因此引发后续一系列问题。
在我们的SEL课程中,关于情绪的课程有30多节,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认知不同的情绪、了解情绪的意义、掌握调节情绪的各种有效方法。
前面我们分析了孩子使用了这么多的情绪技能,看似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其实拆分下来,是有很多细小的环节组合而成的。 当这些技能可以越来越熟练地运用,就能慢慢变成了自动化过程,取而代之以往的应对模式,反应速度也会越快,也就减少了因为情绪而带来的能量消耗。
这个过程呢,其实还运用了很多社会技能。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1、冷静思考问题:当发现自己有情绪,并且在课堂上,需要理智脑去冷静思考后,做出选择,是先认真上课、还是立即和同桌解决问题。
2、集中注意力:深呼吸,不仅可以调节情绪,更重要的可以让孩子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静”,这样才能专心听课。
3、表达烦恼:当同桌的行为让自己有了烦恼,不是通过行为去表达,而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样,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希望,希望对方能还给自己橡皮。
……
这个过程看似非常快、并且简单,实际上融入了这么多的情绪技能与社会技能的使用。而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线上课堂带领孩子们所学习到的。
我们想想看,这个社会与情绪技能,是只有孩子需要吗?
还是回到开始的故事,当家长听到老师打来电话,如何和老师沟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是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当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才不会让孩子有更大的情绪反应?这是亲子关系。孩子回到学校,会不会因为老师告状,就记恨老师?这是师生关系。
如果这个问题,还要和爱人一起商量解决,又会涉及到亲密关系……
生活中社会与情绪技能无处不在,每个在社会生存的人,都需要社会与情绪技能。
这个技能是可以通过课程的方式去学习的。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思维方式。如果每次都等到问题发生,引发一系列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仅成功概率低,甚至是为时已晚。
如果能让孩子提前学习更多的技能,做好储备,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也会有技能、有方法去应对。而这样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给自己积累成功经验,将来面临更多复杂的事情也能够游刃有余。
这就是具有预防意识的重要性。
当孩子落水了,我们是慌乱地扔救生圈、或者自己跳水去捞孩子,还是在陆地上时,就给孩子穿好救生衣、或者教孩子学会游泳?这个选择,是家长能帮助孩子做的。
孩子在学生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学科知识、学习艺术特长、学习社会与情绪技能……都是在为以后踏上社会做好准备。而学校、课堂、家庭,这些不同环境,也都是在模拟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关系。在这些环境中,学习和练习如何如何适应未来社会。
我们是让孩子“裸奔”进入社会,还是让孩子带着工具箱步入社会?
作为家长,我们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孩子有能力,独立在这社会上生存。
我们无法陪孩子一辈子,他们未来有几十年的时间要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