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之前写的案例拿出再做修改。
1、准备阶段:确定主题,领航过程
本课例的主题就是源自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每个学期我所教的班级都会举行班级生日会。借由这个契机,在搭配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甜品与饮料搭配的环节,引发了孩子们对生日会中有关搭配问题的讨论。由此提出由孩子们为本学期班级生日制定方案,最终确定了《快乐生日会》的主题探究。
2、活动阶段:
(1)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在《快乐生日会》这个中心主题的统领下,又细分了活动任务,通过设定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更主动的角色,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探讨,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为更好地设计符合学生想法的生日会方案,设计了以下5项任务:
任务1 如何了解本班同学的喜好?
任务2 甜品与饮料有多少种搭配,哪种搭配更受欢迎,价格更合理?
任务3 从三种不同的物品中挑选礼物送给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每种送法的价格是多少?
任务4 设计和制作一张贺卡。
任务5 自创一款6人以上参与的集体游戏,并设计游戏规则。
数据整理与分析环节:在老师的帮助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学生需要对美食篇、礼物篇、游戏篇三个环节中的项目,进行搭配和讨论。在方案讨论的头脑风暴环节中,学生还提出参加生日会应该要打扮的美美的,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因此,增加了一项服装篇,考虑到穿着是个人喜好,所以服装搭配和选择不经由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完成即可。学生各自分组,选出组长,取好组名,并认领一项任务,进行分组讨论。物品价格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因此这项任务由组长分配,组员在课后调查获取价格。
教学片段一:以美食篇为例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去掉了冰淇淋。所以可供我们选择的甜品有:甜甜圈、蛋糕、巧克力,饮料有:汽水、果汁、牛奶、奶茶
师:在生日会上,我们要选择一种甜品和一种饮料,有多少种搭配呢?(学生上台展示)
小结:甜品和饮料的搭配共有 种。
师:一共有12种搭配方案,我们选择哪个方案呢?
请同学们和同桌相互讨论,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汇报。
因为是小组成员第一次进行任务讨论,团队老师进组做了辅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实的问题情境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达到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交流探讨、完善方案
组长与成员共同交流讨论,形成各任务组简案,由组长带领成员进行分享汇报。其他同学对此份简案提出问题、建议或困惑,并对简案进行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老师组织召开各组小组组长会议,共同协商生日会最终的策划方案。为接下来的举办班级生日会提供计划和依据。
在策划方案中,有一项经费预算,需要组长通过询问或现场调查获取数据,完善活动方案。
(3)共享快乐、活动评价。
依据学生设计的《快乐生日会》方案,举办了9-12月出生的学生生日会,全班共同参与。物资采购部分由家委帮忙,若是高年级学生,可在一位家长的陪同下,由采购组学生自主完成。生日会结束后,孩子们表达了对本次主题活动的感想。
活动评价分为四个主体、三个维度、两个阶段。评价主体有老师、组长、组员、家长;分别从合作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在活动开展的中期与后期两个阶段,全面覆盖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