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三国14:刘备的败笔(下)

刘备的一生,总是把自己扮作“忠厚仁慈”的形象,也一直在标榜自己的事业是“复兴汉室”;但为什么很多人对刘备的评价却是“伪善”、“腹黑”?

因为,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刘备就露出了本性。


在面临“占领还是放弃”这个选择的时候,《细说三国》的作者给刘备分析了上策、中策、下策三种选择。

上策是:刘备进入益州后,力劝刘璋高举“反抗曹贼、复兴汉室”的伟大旗帜、号召天下英雄豪杰、团结在以汉献帝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周围,东联孙权、北取汉中,坚定不移地反抗曹操的“暴政”。

而当天下太平、功成名就的时候,刘备就交出军权、辞去任何赏赐,卸甲归田,深藏功与名。

简单来说,就是告诉刘璋:“我们一起攻打曹操,事成之后,功劳全是你的。我落个为民除害,你落个顺手发财。”

这样一来,刘备就会成为复兴汉室、却又不贪图权力的功臣,还能得到善终。


还真别说,曹操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机会——当他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又平定了北方军阀混战的时候,他是有能力“复兴汉室”的;但是,曹操过于迷恋权力,不但把自己进爵为“魏公”,还进一步封自己为“魏王”。

要知道,在汉朝历史上,能够被封为公爵、并且拥有兵权的,只有王莽一人。关键是,王莽后来篡位称帝、落下了千古骂名。

曹操这么做,就是把自己摆在了跟“篡国贼”一样的位置上。

所以,尽管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却始终跟“篡汉”撇不清关系。


《细说三国》的作者给刘备的中策是:进入益州以前,就委托张松、法正,向刘璋传达自己的想法——我愿意来益州协助你攻打北方的敌人,但你必须满足我两个条件,第一:提供给我足够的兵力和粮草;第二,我的志向并不是攻打北方的军阀,而是打败曹操、复兴汉室。所以,在帮你平定北方之后,你要协助我攻打许昌。

这样一来,打仗的人是我,最后的功劳也是我的。


而下策就是:干脆就不接受刘璋的邀请,也不理会张松、法正这类卖主求荣的小人;一开始就该跟刘璋挑明:我想要的是益州,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投降,第二,还是投降。

益州易守难攻,这个策略执行起来很困难;但这至少是一种堂堂正正的行为。

比下策更不耻的,就是先跟刘璋做朋友、答应帮他攻打北方的军阀、接受刘璋的礼遇厚待;等到军队和钱财到手之后,突然翻脸,拿刘璋的军队去攻打刘璋。

这不是小人是什么?

就凭这一点,刘备苦心经营的“忠厚仁慈”、“侠肝义胆”的人设,就彻底崩塌了。


刘璋固然无能,但是到了最后一刻,他的表现确实值得称道的——在被刘备围困一年之后,刘璋开城投降。

刘璋的部下流着泪劝他说:“咱们成都还有3万精兵,粮食至少还能撑一年;城里的老百姓和士兵都愿意为您誓死一战,您为什么要投降呢?” 

刘璋说:“我和父亲统治益州已经二十几年了,并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恩惠;尤其是最近三年,我一直在跟刘备打仗,死了很多人。我怎么忍心让成都的老百姓继续为我送死呢?”

而刘备呢,这个时候也开始展现自己“仁慈”的一面:他不仅不杀刘璋,还送了刘璋一套房子,把他和家属都送到大城市——荆州去住,并且让他把个人财产全都打包带走。


京剧《取成都》里,刘璋在离开成都时、还曾对刘备说了这样一番话:

事到如今假殷勤,花言巧语买人心!

听说是一声要饯行,好似狼牙箭穿心。

但愿你在此多安稳,但愿你在此享太平;

但愿你各国把贡进,但愿你天降福禄雅赛尧君。

但愿你后辈孙儿,照我刘璋一样行……

这段唱词充满了对刘备的痛恨和诅咒:你今日如此对我,愿你的后代也像我这样,落得投降他人的下场。


这句话一语成箴:数十年后,刘禅面对邓艾、钟会的军队,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图取益州 刘备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给他规划了宏伟的前景,刘...
    战国客阅读 4,668评论 4 4
  • 今天,有一连串倒霉事,先是宝宝又在头上磕了一个大包,哭闹半天,先生对我看娃不周颇为不满,唠叨责备了半天。后来中午三...
    taoyecumt阅读 1,014评论 0 0
  • 街边的咖啡厅阅读 1,254评论 1 1
  • 我总是不断的在寻找着平静。有很多的方法,来让自己平静。而这些所以的方法让我得到的平静,却都如玻璃球般,一跌就碎了。...
    oneandone阅读 2,8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