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整理家务,都被姐弟俩人的玩具所困扰,大的大,小的小,不规则也不好摆放,真恨不得他们快点长大,也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通通扔掉。
寒假这些天,干不完的就是家务,过来过去,一些用不着,占地方的东西真是碍眼,每次整理当然都要做减法,也时不时的收拾掉俩人的玩具。
这天,我打起了她俩毛绒玩具的主意,女儿睡双层床上铺,除了定期清洗床单被罩,平时都是她自己整理床铺。今天天气好,想晒晒被子,洗洗衣物。一看真是开眼界啊,这姑娘是左拥右抱,一点不孤单,枕头两边一边一个,左边芭芘,右边叶罗丽,靠里边摆一排毛绒玩具,有四五个。看着这么一张床,我真是哭笑不得,不禁想,真是每个女孩心里都住着一个公主。
我说:“小溪,这些毛绒玩具太乱了,咱都这么大了,不玩这些了,收起来送人吧?”
“哪乱了,我摆的好好的。”她一脸不情愿。
“床上是睡觉的地方,你摆这么一堆,多不舒服。”
“这是我刚拿上来的,这两天和弟弟玩游戏才拿上来,我收起来就行,但是不能送人,我还要呢!”
“毛绒玩具没啥玩,你的那些公主啥的都留着,毛绒玩具就放旧衣物回收站吧?”
“让我想想,今天我先把它们收起来,妈妈,我先用一个咱家的洗衣筐啊!”
说着,就拿来了一个大筐子,她拿着筐子,还叫来了弟弟,说:“帮我拿着筐子,我上去把毛绒玩具先扔下来。”弟弟一口答应。她把小的毛绒玩具往筐子里扔,弟弟在下面接,接的时候光捣乱,扔了几个都扔到了地上,弟弟在下面大笑,姐姐气的直跺脚,大叫着呵斥弟弟:“你不要捣乱!”可弟弟玩性大发,姐姐过了一会也换招了说:“这样吧,看你能接到几个,接到几个你就得几分。”这么一转变,俩人竟然玩出来一系列游戏。
游戏一:
一个抛,一个接,接几个得几分。
姐姐接的多,弟弟不愿意玩,开始研究新的玩法。
游戏二:
把筐子放到距离自己两块地板的线上,开始投掷,谁进的多,谁赢。
游戏三:
把筐子放到凳子上,投掷进筐,筐子掉了归零,看谁用时少。
游戏四:
筐子放在离自己一米左右的距离,蒙眼投掷,看谁投的多。
游戏五:
毛绒玩具放在客厅不同的位置后,蒙眼开始找,看谁找的快。
游戏六:
一人蒙眼后,另一人放玩具,蒙眼者找,可以提示方位,如向前走几步,向右几步等。
游戏七:
摸瞎子,一人蒙眼,找另外的人,抓到谁谁蒙眼继续。
当然,我早早就加入了这一系列的游戏,就这样我们玩了整整一下午。晚饭时间,小溪说:“妈妈,今天玩的真开心,你看,这多好玩,毛绒玩具没有伤害,砸到人也不疼,怎么舍得丢掉呢?”我竟无言以对。
她很介意我让她扔掉这些玩具,这让我反思,我这个假期是不是有点逼着孩子,舍弃她不愿舍弃的东西了,我觉得无用的东西,她们并不认为。乐此不疲的游戏过程中,玩的无趣了,她们会自己再制定规则,不停地变着花样的玩,这种创造力,是最为可贵的。
我也想起,几天前整理东西的时候,也扔掉过,女儿一二年级视为珍宝的小东西。扔的时候,我征求她的意见,她看了一下说,扔掉吧,这些都不要了。
我想,孩子的世界我们不是不懂,只是因为觉得太懂,懂着懂着就长大了,越长大的我们越无趣,最终当我们无欲无求,越来越豁达,越来越要精简,那么越来越老的身体里,就仅剩一个无趣的灵魂。所以,我们才会觉得童真的可贵,所以,我们大人永远没有孩子的快乐来的纯粹。在孩子的身上,追溯我们的童年,谁又没有天天傻乐着,一件美好的的事就可以开心很久,一个不起眼的物品,我们也可以变着法的玩,一段真诚的友谊让我们温暖数年。丢掉一些东西,或许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她们也不懂得权衡取舍之间的利弊,对于孩子来说,也许舍就是弊,就意味着失去。
每个年龄段有那个年龄段的取舍之道,每个孩子也有每个孩子的取舍之道,那么就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永远遵循自己的取舍之道,没有勉强,没有遗憾,让她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让那颗饱满的灵魂无趣的慢一点,再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