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类型片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自杀小队》(x特遣队)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类型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类型片的定义。
类型片的意思是指具有明显类型倾向的影片,在网上给出的评判准则主要有三点:
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
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
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类型片的目的是表达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观点和态度,比如电影《蜘蛛侠》中,着重刻画的,就是“为民除害”这个元素,从而烘托蜘蛛侠本身的英雄符号,进而选择美式英雄文化。
他首先是政治上的,其次才是文化上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大众审美下的一种必然产物。
《自杀小队》就是这样一部影片,他的本意就想表达:反派变英雄这个主题,突出爱与和平的基本观念。
所以说《自杀小说》是一部经典的类型片。
......
但是由于角色实在太多,故事在人物的维度建置上缺乏了很多东西,导致影片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情感却很少。
这导致了影片剧情的平面化。
也就是我们看到了各个角色的背景故事以及他们的性格展现,但是表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实只是刻意的情感建置而已,最形象的莫过于小丑与其王后哈莉的一段感情的描述,电影在展现这段情感经历的时候,刻意去强调他们之间的爱情,而没有去强调他们的“荒诞”和“变态心理”。
我之所以说到这些,是因为在原版漫画里,小丑和哈莉的爱情本就是阴晴不定的,这种多变的性格架构使得两人的角色立体化,也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和古怪,从而也就奠定了漫画中从始至终贯穿的“黑色”风格。
那么在电影里呢?
电影里小丑和哈莉只有爱,而没有“怪”了,心理变态的小丑没有变成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角色,反而成为一个“情种”,这是影片改编动画中最大的一个部分,几乎可以说,小丑这个形象已经被完全颠覆了。
当然,这种性格上的修改是为了使得整个影片的故事性更加简单易懂,更加流畅,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人们性格的平面化。
在电影中,死亡射手弗洛伊德·劳顿与其女儿的冲突曾被多次提及,当劳顿与蝙蝠侠交战的时候,女儿向其求情,祈求父亲不要再杀人,可以说,女儿是劳顿唯一的心结。
所以你会看到,在最后女巫启动幻术的时候,劳顿的脑海中出现了自己女儿的身影。而另一位主要人物复仇恶魔查托·桑塔纳的“心结”则是关于对妻子的愧疚,桑塔纳因为愤怒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发誓以后再也不释放火焰。
但是在死亡射手劳顿的语言刺激下,他又重新释放了火焰力量,只不过这次释放火焰力量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武士刀卡塔娜、女巫琼缪恩等人,他们同样也有“心结”,而这些心理冲突是阻碍他们成为另一个人格(好人或者说是拯救世界的人)的最重要的原因,影片在个人身上的展现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关于人物性格转变的情节也是有限的,这就自然而然造成了一种迷惑。
什么迷惑呢?
人物的转变真的符合逻辑吗,为什么人物会这样转变,契机是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整部电影的角色架构:在这部电影里,你是找不到主角的,也就是说,这里面出现的特遣队的角色,几乎都是平行关系。
这也就造就了影片的虚无主义的形成。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角色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的,他们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的冲突上而形成的。
举个例子,比如武士刀卡塔娜,她的存在只因为那一把武士刀,而去掉了武士刀,卡塔娜的形象就消失了。武士刀配合上那再简单不过的历史背景,卡塔娜仿佛就是马路两边的警示符号一样,毫无内在可言。
这说明了一个一个问题,就是电影关于深度探讨的缺失的问题。
在三部曲史诗电影《指环王》里,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你仍可以寻找一条主线和主要角色来进行故事上的跟随和解读,我们随着主角霍比特人弗罗多去探访霍比特人的世界,跟随甘道夫去探访迈雅族人的世界,跟随阿甘左去探访人族的世界...诸如此类,每一个种族都会有一个主要角色作为故事的引导,所以虽然《指环王》故事极其复杂,但是故事的叙事线仍然是非常清晰的。
所有支线和人物都围绕着主线:护送弗罗多销毁魔戒这条路进行,也自然造成了形式上和风格上的统一。
《自杀小队》在这方便的欠缺,其实很大,如果在人物的选择上能够选择一个主要角色的话,影片的质量会提高不少,最好的候选人自然就是小丑与哈莉这一对了。
小丑的“怪”加上哈莉的“妩媚”,绝对可以带动整个电影的气氛,同时电影本身“黑暗”、“怪诞”的风格也可以由此奠定,这样看来的话,其实是导演想要展现的东西太多,而没有把握好一个度而造成的电影的口碑扑街了。
但总而言之,电影还是蛮不错的,丰富的特效加上简简单单的“执行目标”的剧情,造就了一部很别致的爆米花电影,作为类型片的话,勉强算得上及格。
综上,这片子可以一看,毕竟有妩媚的玛格特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