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班儿早走20分钟所想到的-3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破坏公众利益的人和事,往往不会有人去真的加以监督和管理,因为破坏公众利益,而使个人利益极大增长的,往往反而被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是能人,聪明人,有本事的人。他们往往不因此而受惩罚,反而受到很多人的羡慕。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现状啊。这在最近一年的各类社会事件中,越来越凸显,越来越严重。

有的时候因为这种拥堵,绿灯的时候有些车辆没办法完全过去,还在路中央停着,下一个路灯又变了,更多的车辆交叉着拥过来,各种车辆混杂着拥在了路口中央,最后是谁也没办法走。

这就是目前的很多现实情况,也就是,要不就是没有规矩,要不就是有了规矩大家不遵守,不遵守却又完全不会有什么需要个人承担的后果,于是风气不佳,情况频发。

像是国内的金融市场,股票,信托,理财,基金,融资上市,还有足球的死局,还有无数的待交房,还有大唐山没完没了层出不穷的小事件。

有些事情呢,有的时候真想说一说,但是又不能说,说了就有后果,多了要限制,还有小黑屋。

于是大家其乐融融,言笑晏晏,风清气朗,天下太平,国际和平,世界大同。

前面一引申,就说远了,跑偏了。

社会底层的困局, 公共资源的不足,约束条件下的不良行为和社会成本的加大。每个人内心的急躁、无奈甚至是失望。

在中国最基层的社会层次,资源竞争太激烈,往往激发每个人内心中的脾气和怨恨,让人难以忍受,对每个正常人都有类似的困扰。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跟自己的孩子讲,尽量发挥优势,无论是求学还是未来就业,都要冲出最广大的基层人群层次,冲出红海,否则生活得会太委曲。

中国目前就是赛道上的人太多,这还不是说一条两条的赛道,而是几乎所有的赛道,求学这件事也是如此,就算读到了博士这样的层次,比起前十年,依然还是。

工科学习实践是中国学生的长处,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大的优势,所在在国外就容易找到更大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很多人出国不归,也只是为了不那么累。这一点上我虽然不支持,但也能理解。

一想就想多了,这个年纪容易想多,有人说,这与你何干,关你啥事,操这个心干啥。

是啊,也许又是想多了。

就一个结论吧,上班儿通勤,无论如何,还是要早走二三十分钟。

这个,与我有关,准没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