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一提到写童年或少年时代的故事,我脑海里总是先跳出熟悉的那几幕,比如贪玩晚归、稀缺的食物、考试逆袭等,它们有个共同的点,都是被写下来或跟朋友谈及的。
几次下来,不免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漫长的时光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仅被记住的几件就是竹篮上摇摇欲坠的水珠。
过去不可追,偶尔回去一趟也不敢确定它是否真实。虽然说感受比真实重要,但是,真相会改变感受。
写《我们仨》是受杨绛老先生《我们仨》一书的启发,笔下的各种情绪均源于一家三口的生活经历。
学她,虽然蹩脚,也期望力求保持真实,以免以后记忆偏差,又尽可能去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生活。
也有不同,她一个人回忆我们仨,而我及时记录了当下,因为我明白与其以后孤独地回忆,不如现在就一起回味。
写到现在,已是第317篇,刚才特意去核对,完整的文章有159篇,刚好一半。另外一半多数开个头占个坑而已。
没写完原因不外乎三个:没时间,没思路,没记住。
没有时间,是因为没有把这件事情置顶,历史数据告诉我,曾连续28天我早起做的事情就是写我们仨。
没有思路,是因为耗尽了库存,突然的灵感又没来得及记下,又来不及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新材料,毕竟一成不变的生活总是居多的。
没记住,是因为注意力不在这上面,然后各种汹涌的信息趁虚而入,过后想补发现很多细节已经消逝,感觉也荡然无存。为此,女儿昨天还担心来着“今天不写,万一明天醒来你忘记你和我还有爸爸说过的话了,怎么办”。孩子的话,总能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好像包围大人的迷魂阵在她那里压根不存在。
也曾困恼过,如何能保证日更;也曾折磨过,每当做不到时,自责沮丧万般萦绕,那些做到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烟消云散。
大家一眼就能看破其中的谬论——为了幸福而去做某事,却为之所累,简直违背了初衷呀。
我后知后觉,沉寂了一个月后才做出调整——每周不少于3篇——降低目标,努力一下后可以达成。
有余力的时候,就多写一两篇,让自己在更多的细节里徜徉回味。
于是,写《我们仨》,不会演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适得其反。
今天看到一段话,说:“你无法对事事心怀感激,但是你能时时心怀感激”。
的确如此。一天会发生太多事情,无法逐一去记录和感激。但是那一刻我们可以在心里表示感恩,如果有机会写下,哪怕只是一天当中的某个片段某个场景某个想法,可谓十足的荣幸。至于没来得及记录的,相信会在前面的某个未来再次相见。
如此一来也便心安。
写《我们仨》一开始只是为了记录,如今,它的意义就像不守时的客人,每每迟到,但总会带一份大礼。
至于是什么?交给时间了,它总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