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之9

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时,催得越急,孩子可能越不想改。

如果担心孩子受伤或者是有安全问题,那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当下是人们活的最安全的时代,这种恐惧感来自对世界的偏见。犯罪率和车祸死亡都是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是我们主观上觉得更加危险了。

其次,你想让你孩子有安全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他们自己体会,自己获得经验,从而使他们有更强的判断力。比方,让他们小时候去爬树,经历一下,哪怕从树上摔下来,也许会教会他们应对风险和利用身体的重要技能,即使伤了胳膊,打了石膏,也能从这次逃出中受益良多,变得更强。从高处跌落伤的孩子,不太可能在18岁时有恐高的问题。经验才是更好的,吃一堑长一智,让你的孩子学会管理风险,毕竟生活不可能排除风险,不论是工作、爱情、理财等等。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不能总盯着孩子,要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他们认为你一直粗心,你就会越来越粗心。有一句电影台词说:我们不想要你让我们安全,我们更需要你让我们勇敢。

所有情绪上的痛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想改变当下。有一种act的公式化解方案:接受,选择,行动。比方亲子关系中,接受孩子的不佳表现,选择创造和孩子富有支持性亲子关系,采取行动提供帮助。

教育孩子要记住:生命漫长,你其实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是什么?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要欣赏孩子,让孩子们觉得他们在你心中有着最高的优先级。

避免出于恐惧感而帮孩子做决定,要专注当下想做的,别做防患于未然的事,你带着恐惧感去行动,往往怕什么来什么。

如果你担心孩子的事,那请每天安排一小段时间,专门用于担心孩子的事,并直接把这个安排写进日程,用不着一整天都提心吊胆。

记住责权利的分配,让孩子过得一帆风顺,不是你的职责所在。

你也可以给孩子写一封信,告诉他,你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以及他有可能需要的帮助。

你也可以在一张纸上竖着画一条直线,在线的左侧写下自己的担心和焦虑,在竖线的右以及回应,可以帮你发现那些消极判断的思想。

给自己制定减压计划,比如锻炼、写作等让你平静的事。不要为了多陪孩子而牺牲自己的健康等等,给自己安排独处时光,给孩子做一个自我接纳的好榜样。

我们要帮着他们学会运营自己的生活并赋予生活意义。有些对孩子的管教 ,从贴纸表格到成果反馈,各种激活儿童的监控手段和激励措施,都是在破坏孩子们的自驱力。

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身上有一些能影响世界的重要东西。我们要赋于生活意义,我们要帮着他们学会运营自己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