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热爱还能激起心中的涟漪么?
忽忽,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每周至少写两篇文章了。原因也没有为了梦想之类的高大上,只是希望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热爱文字的一个交代,也希望待到白发苍苍的时候能够多那么点自嘲的乐趣。当然还有个难以启齿的原因便是因为之前习惯了写日记,却总因为自己的丢三落四,很多本子再也找不到了!找不到了!找不到了!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的心理老师就跟我说,青青,大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而为了寻找到自己答案,大学我尝试了很多东西,进学生会,参加各种活动,早起跑步,学过吉他,泡在读书馆读书,和室友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兼职项目等等,有些做着做着发现那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便没有坚持了,有些尝试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为自己如今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就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了,比如文字!
喜欢一些东西一些事物很简单,但是把它们当做兴趣爱好般全力以赴的对待真的并不容易。
就好比我们常常说自己喜欢旅行,喜欢摄影,可一年下来试问自己去的地方有多少呢?能让自己赏心悦目觉得不错的作品又有多少呢?我们更多的是去找各种理由,比如我要上班丫,哪能说走就走,好不容易到了节假日,却满世界的都是人头,哪是旅行哦?这摄影需要灵感,哪能说拍就能拍呢?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真的热爱一件事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是要去取舍的,否则哪有什么十事九不顺这么一说?我就跟大家分享我身边两个真实的热爱的故事吧。
认识这么一个女孩,姑且就叫她小敏吧。小敏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年,每天朝九晚五,表现中规中矩,生活很规律。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年轻,世界这么大,就这么每天规律的生活太没劲了,她想出去看看。我以为小敏就是说说而已,因为这样的话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人都经常说,但是从来就没人来一场哪怕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更别提去看世界了。而一个月之后,她辞职了,带着自己不多的积蓄开始了全国的旅行。先去了桂林,然后辗转去了浙江,湖北,山东,甘肃,西安,最后去了海南,一年去了七个城市。每个城市待的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前往下一个城市。她并没有多么丰厚的积蓄,也没有父母朋友的资助,在去第二个城市后积蓄就花完了,她便直接在当地找份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用工作闲暇的时间去游遍整个城市,就这么走走停停一年的时间走遍了心中渴望已久的大半城市。那一年的春节前夕,在火车站吵吵嚷嚷的火车站出口,我差点认不出她来,白皙的面庞不在,身形也消瘦了一圈,但眼神却更加的闪亮,说话也不在像以前那么拘束了。一年的时间,她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我说,我真的很佩服你!
她说,我也很佩服自己!
我们哈哈大笑...
青春的风撩起她的长发,在风中飞舞,万家的灯火照亮着她的微笑。这一刻,我才真正的明白,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头洪荒巨兽,它时刻蛰伏着等待觉醒的时机来临,而一旦觉醒,它所释放的洪荒之力将让世界惊叹。
另外一个故事的主角姑且叫她小蕊吧,小蕊是我在大学生活差不多快结束的时候很偶然认识的。她非常的酷爱摄影,当时还没有流行微单,智能手机的像素也没现在这么高,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必须要用单反的,而那时候的单反最便宜的也要一万多,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天文数字了。在连续一年两次考专业证书挂掉之后,她妈放出大招,说只要考过,就给买单反。那时候离考试只剩一个星期了,而她平时压根就对啃书考试没点兴趣。可为了单反,为了能够拍出自己心仪的照片,小蕊拼了,一个星期天天熬夜看书,除了睡觉就是看书,硬是一个星期后考过了。因为一般每个镜头只拍一万张照片左右(不知道记错没),所以她十分的珍惜每一次快门,每天非常用心的在各大论坛上找有关摄影的资料。我看过她拍的照片,非常用心,无论是生活中的静态物品,还是花草走兽都拍的非常有感觉,有意境。记得有次陪她去一个古镇拍摄主题为空巢老人的素材,无论是拍摄技巧还是选取拍摄角度都让我十分佩服她的审美艺术性。也是从那以后,我真的不敢说自己喜欢摄影了。而也是在她身上,让我看到了热爱应该是从可以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可以散发出能量的,让人一靠近就可以感受得到。
我们总说喜欢这喜欢那,却很少说我爱这爱那。喜欢不必深究,对眼感兴趣就可以喜欢,可爱需要慎重,因为爱需要付出,需要全力以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时间总是最好的见证者和旁观者,岁月老去,曾经的喜欢或许还是喜欢,但再难以说出这是我的兴趣,我的爱好,我热爱着并享受着它。
当万籁俱静,华灯月下,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你,是否还记得曾经那份不顾一切的热爱?
是的,我还记得。
那么,
你
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