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某地一篇中考模拟优秀作文的思考
互联网是一个好东西,它能够以迅捷的速度,把远隔千里的讯息瞬间传播到任何一个网络角落。
今天在家乡的网络群,有一篇《黎明是一首诗》的文章,由于标明是中考模拟优秀作文,引起了我的了解兴趣。和老师交流后,知道中考作文满分50分,老师给了45分,应属于一类优秀作文,并且说市教育局也把这篇作文定为了满分作文。那么,我们先来共同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黎明是一首诗
黎明有诗,有远方,也有奶奶守望的那个人。
―― 题记
乡下的黎明总是静谧而又安详的,它度过了漫长的星夜,期待着鱼肚渐白的东方第一抹温馨的阳光。每至黎明时,奶奶总要起身,清晨的露珠刚刚降临大地,沾湿了奶奶的衣襟。(这一段,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写出黎明诗意化特点,其中“星夜”“一抹”很富表达力,在诗意的背景下引出了奶奶)
奶奶总哼着爷爷亲自为她写的诗,一边农忙,一边和着黎明鸡叫的声响。奶奶和爷爷是在解放战争时遇见的。爷爷是外乡人,逃难来到奶奶的故乡。爷爷当时年少风流,风雅斯文,一身蓝袍长衣,又写的一手好诗文。(这里写出来爷爷的身份,爱好,特点,他和奶奶两人过着诗意的生活。)
爷爷和奶奶相遇的时候,是一个黎明,东方渐明,所有的星星才刚隐没它午夜时的熠辉。当时爷爷被安排寻找住所,爷爷来到奶奶家,而后两人一见倾心,随后结婚,两人执手彼此走过了五十个春秋。(这段概括爷爷奶奶相见情景,并共同生活了50个春秋)
爷爷同奶奶相见的黎明,爷爷正遇见奶奶对镜梳妆,年轻的奶奶活泼又娇羞。爷爷脱口而出“明水眸,乌黑发,谁家伊人始梳妆”这是爷爷亲手写给奶奶的。那是一个至美的黎明,有诗,有爷爷,有奶奶,有清晨露珠,有鸡鸣声声,那里,风景独好。(这段同样写爷爷奶奶相见,和上一段已经重复。上一段的“相遇”包含着“相见”之意。这相见小作者进行了诗意的美化)
五十春秋后,爷爷没能陪奶奶一生,但她执她的手走完了他这一生。爷爷去世时,也是一个黎明,奶奶坐床头,几滴纯如露珠的眼泪低落,爷爷气若游丝“不要哭……我给你读诗。明水眸,乌黑发,谁家伊人始梳妆。”断断续续的话语,却又是一首完整的诗,将爷爷和奶奶的心连在一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这段写爷爷死时的情景,同样诗意化)
自此之后,奶奶总爱在黎明起身,和着鸡鸣声声也有刚降落人间的露珠,哼着爷爷的诗“明水眸,乌黑发,谁家伊人始梳妆。”(这段写爷爷对奶奶的影响)
黎明是一首诗,一首关于爷爷和奶奶的爱情诗,诗中有奶奶,有爷爷,有那个初识的黎明,有走过五十春秋的日子,也有爷爷去世时的那个黎明。黎明时,总在守望远方那个让她牵挂的人,那个蓝布长袍的爷爷。爷爷您可曾在另一个世界的黎明,和着鸡鸣声声和刚降临的露珠,听到过奶奶吟的诗?(这段为总结,问句使人回顾和想象。)
当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后(红字为我所加)我们无不为学生巧妙的构思,形象而诗意的表达而击节赞叹,确实,就如我们大多老师所认为的那样,初中生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则不易。但我们在为孩子的文章叫好的时候,是不是注意文章写作所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必要纠缠学生写作的细小的瑕疵,比如,三四段的重复。而我们必须注意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生活逻辑的联系,这位同学写的是她的爷爷奶奶,我首先问的第一个问题,她的爷爷奶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吗?这里也就有了一个“真实”性的问题。有人会说,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真实吗?不是也流传千古吗?我们知道陶渊明所写,本身就是虚构,是心中的理想,而最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本身就做了否定。而这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应该面对真实的生活而着笔。这篇文章她所写的应该是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自己的爷爷奶奶如果不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而强写之——文章失去了真实,其价值就不存在了——虚假的东西有存在的必要吗——就是虚构也必须合乎生活逻辑的。这种求“求诚”(叶圣陶语)的写作,对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害的。而文章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爷爷逃难来到奶奶的故乡。爷爷当时年少风流,风雅斯文”。“逃难”和“年少风流,风雅斯文”是对不上的。文章写到这儿,已经证明了文章的路向是错误的,也已经证明文章的失败,因为写人物起点就出了问题——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后面也是不存在的了;还有“爷爷同奶奶相见的黎明,爷爷正遇见奶奶对镜梳妆,年轻的奶奶活泼又娇羞”。这也不合生活逻辑的,他是什么身份,梳妆时能相见?而爷爷弥留之际,让奶奶读诗,也是非常荒唐的。这是写作的硬伤,这种无根据的美化、不和逻辑的乱造,作文教学是不应该允许的,因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作为老师,应该强力地纠正这种倾向,否则不仅对学生的写作百害而无一利,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塑造也没有益处。对此,不再多说,算作为一种交流吧。下面把我曾刊载于我们河北廊坊师院主办的《语文教学之友》上的一篇文章录此,加以交流。
求真——坚持一种正道
陈宝贵
学生的作文内容写什么?他们的注意力倾注于什麽样的事件?老师的要求无疑起着一种很强的导向及制约作用。而我在作文指导中,依据“大语文作文”教学观,对学生作文的首项要求是“求真”。
“求真”叶圣陶先生曾称为“求诚”,他曾谆~告诫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求真”是古代文章家的优良传统。汉代的王充曾标举“疾虚妄”,“务实 诚”,也是要求文章要以真实为本、为务。王国维称“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这“以血书者”,已不仅是事真,而且包含了情真、意真了。梁宗岱在他的《诗与真》的序言中也说“真是诗的唯一深固的根基”。对于“求真”的作用庄子在《庄子·渔父》中说得最精彩。“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是“精诚之至”,是悲哀、威严、笑和等诸多情感的基础,而虚假、巧伪、装腔作势、咋咋呼呼,则最令人厌恶。真是文章之骨。
“对于求真”的作用我还有以下认识。
首先求真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文章中出现虚假的东西、编造的东西,学生在为文前、写作中是非常清楚的,按照一般是非标准,每位同学都是知其对错的。而写虚假的内容对作文能力的形成是没有作用的,因他在写作中的主观意识和现实的表达是相互排斥的。再者,虚假的东西远离、脱离自己的观察、分析、选择、判断,即使写出,哪怕写得天花乱坠,天衣无缝,对学生自己来说也是飘忽不定、印象肤浅,有时心里是嘀咕和犯怵的。而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是需要切实的理解、深刻感悟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能力结构。而矛盾与疏离中的写作,浮漂混乱无序中的写作,对能力的形成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失真会导致思想情感、认知体验、意识信念的扭曲和变形,哪还有什麽能力形成可言呢?
其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诚实是做人之本,一切恶习大都从虚假发端。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是受大脑支配的,人们长期凝注于真实、可信的事物,就会形成一种以真实为务的定势,这种定势经长久的作用,便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求真的心理结构,而写作这一心灵倾诉的过程,便是人格雕塑的过程,依据暗示心理学原理,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暗示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反面认识这种现象,假如一个学生高中三年写了几十篇作文,从第一篇开始,写得都是虚假、编造、口是心非的内容,但我们视而不见,并且由于他“假”的精彩,“假”的乱真而常获得我们的表扬,他也由于造假的成功而不断获得心灵的满足,这对他的人格能没有影响吗?他的人格能健全吗?现代社会以诚信为本,而诚信的培养应把好作文这一关,我相信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当学生通过文字而真诚地歌哭,真诚地同情,真诚地关爱,真诚地愤怒的时候,也就是人文情怀、正义、良知等心理品质形成的时候。
还有求真的写作,我总感到它凝结着一种“气”,这种气来自于民族生生不息、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血脉,来自于纯朴、善良而真纯的民族文化心理。反是以求真为信念的人,大都是有正直的心态、有担当意识和宽厚的人文关怀的人。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到称作“世纪良心”的巴金莫不如此。我们要求学生写作的求真,就是坚持一种正道,就是培养学生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精神。我们说只有纯者才能求真,只有善者才能为真,只有美者才能成真。求真说白了是一种品质,一种生命状态,一种人生境界。所以在作文指导中,我首先锁定“求真”,但这种求真不是对学生的一种限定、约束,而是一种真正的开放。我明确宣布:作文所写的内容,只要是真实的,见到、听到、经历过、感受过的都可以写。你可以在文中真诚地哭,真诚地笑,真诚地怒,真诚地悲。你可以写亲戚邻里,可以写老师同学,还可以写白领老板,政府官员,自然风景等。是为“写作内容无禁区”。但坚决杜绝内容的虚假,杜绝胡编乱造。为了做到这一点,一段时间随笔、作文的批改,我只看内容的真实与否,凡真实的均判为优等,不真实的都判为不及格。另外还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景真、事真、情真、意真的文章,加以点示强化诱导。针对不少同学的编造之作、虚假之作,采用“相与析”的方法给以警示,这样做时间不长,学生“求真”的意识便树立起来,学生随笔、作文中真实的观察、思考,真实的思想、情感便呈现出来。坚持“求真”不仅使学生的写作带来多样化、风格化,而且使学生形成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拒斥虚假,崇真尚实的人格基础。
(通联地址浙江省慈溪实验高级中学陈宝贵邮编315300电话0574---63039134)
(此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之友》2005、5)
tEle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