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以后

照片自拍

      关于死自己的死以及追悼会告别仪式墓碑之类的,早就想写成篇东西的,却一直拖拉着没写。这不像我的做事风格。昨天晚上我接了个不显示姓名的电话,被告知某人前天晚上病逝今天上午在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前天晚上,与一位阿克苏老同学见面吃饭,还提到人生无常能为第二天活着而干杯。看来死亡就在身边,随时可能发生。那么,我现在就抓紧时间写出这篇迟早要写的东西吧。

      我觉得每个人活着都很可怜也很辛苦,却又十分的无奈。生,不是自己的选择,让本人选,我就不会选择到这个世界来;我曾经不想要孩子,觉得人生很累,不想再造出个生命来受苦,最终却是向世俗屈服,有了现在的女儿;而人已经到了这个世界,却会产生种种的联系、牵挂与纠缠,让人想长久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命运之神却可能随时将人的生命夺走。我们最后可以选择的,也就是死后的处理方式吧。

      不知道许许多多的人为什么非要开这追悼会搞告别仪式,非将不堪入目的死人的脸广而告之地叫人前往观量,让人去听那些夸大的华而不实的悼词和真真假假的悲痛与哭声。追悼会或告别仪式的作用是不是主要就是告诉某人离开了我们?那为什么不用微信的电话的媒体的渠道告知一声,一定得最后展览一具尸体给人看?除了情感亲近的人,一般人的追悼会我一点也不喜欢参加,不想瞧那些冰冷的没了呼吸的闭着眼睛的脸。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死后化作一朵云随风飘走,或直接变成空气无影无踪。我也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丑陋的尸体,被亲近不亲近的人让认识不认识的参观打量,怜惜或假装悲伤地叹息一声。

      火化之后的骨灰要买个檀木或玉石的盒子保存吗?要订购个豪华大理石墓碑刻上永垂不朽的碑文展览吗?我看不必。骨灰没什么价值,墓碑立在那儿也并无大用,亲近的一代人在世时会去扫墓,隔上一代两代的未必再有那份牵挂与心思。活着的人可用的资源已然不多,死了的人何苦还要继续争用?石碑或许可以长远,但人心未必久恋。至于碑文,对死者难以增辉,对生者同样少有增益。人身不过百年,唯有精神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才可能永远流传,存活于后代子孙心间。活的时候,好好活着就好,多做些有益于精神文化层面的事情,死了就消停豁达点别再折腾于人世了。

      我想,我也曾对我女儿说过,我死了,尸体直接埋葬最好,喂养一棵树一株草长得壮一点绿一分,如果火化,骨灰撒于河海或戈壁皆可,直接融没于天地之间。

      各位亲友,此文既为闲谈,又为遗嘱,可作为本人死后的善后指南,施行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