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走什么路很重要吗

前天下班到家,关系很好的一个朋友发信息跟我聊天,他家里的妹妹今年中考完,准备上中专,他来问我的意见。

我愣了一下,开始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只不过分开几年时间,他妹妹也要读高中了。在我们印象里,还是在大学期间,他妹妹经常打电话奶声奶气地撒娇叫哥哥,问哥哥周末回不回家,要给她带什么好吃的。

在我印象里,他妹妹一直聪敏伶俐,学习自然也不在话下,但是他说,妹妹现在处于青春叛逆期,根本无心学习,以至于学业荒废,中考成绩只比他们那边最差的高中录取分数线高了一分。

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她老师让她填了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而且把最后一档这个学校的志愿申报给取消了,我不禁咂舌,我问他,老师难道不知道,多一个志愿,就是多一份可能性,如果滑档了,不是早就料到了没有别的学校可去。他也表示赞同,他说学校老师是有招生任务的,报志愿念不了的学校,可以花高价念。纵然愤怒,但好在他说,最近高中招生没招满,又开始了第三轮补录,上个普高也不是没可能,我听到这里才松了口气。

聊天之余,我更加坚定地告诉他,别去上中专,中专意味大概率来看,这辈子就止步于此了(当然我不是说没有后面学历提升的办法)。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乐观的人,但是就学历这件事而言,我已经吃过亏了,当然不愿意再看身边人再次重蹈覆辙。

以前大家都说,高考是一个分水岭,但是实际来看,中考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转折点。随着这两年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为了培养国家技术型人才,所以在中考结束时,将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分流到中专中技。相比前几年来看,确实是升学率降低了很多。至少在十年前我参加中考的时候,只要不是很差劲,都有普高读。

如果真的去了中专学校,读完三年毕业以后,大概率只有进厂的份,在那条看不见尽头的流水线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等到年龄越来越大,才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学历不行,在厂里也没有熬到什么好的名利地位,再去后悔或者重新选择、投入一份新的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

就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如果在一二三线城市,大专已经是最低要求的学历了,更别谈中专。就是大专如果专业没选好的话,大概率能做的工作也都是替代性较强的,比如销售,客服,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第一学历很重要,读个普通高中,差一点的话,考个全日制大专也是完全OK的,如果专业再选好的话,这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如果你再勤奋点想要更好层次一点,那就在大专阶段专升本,考研。可能对于你专升本之后就业而言,全日制学历会占一点优势,但是单纯从考研的报考条件来看,全日制本科和自考本科、专升本本科以及成人本科,都是可以直接报考的,没有什么别的差异(我只针对报考)。

所以啊,尽量弥补自己的遗憾,给自己无限多的可能,而不是在一个对社会没有清晰认知的时候,懵懵懂懂中耽误了自己,人在迷茫的时候,总要有个人提点一下。当然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大部分人,还是做作为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摸爬滚打蹚水光脚地往前走,最终吃够了生活的苦,挨了现实的巴掌,才意识到的道理。

所以终归结底,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有的人读的那点书没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