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己:我的觉醒之路

我生来就被抛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迷宫的墙上写满了关于“幸福”的答案。

从小,身边的女性长辈就用她们朴实的价值观影响着我:好女人要善良、勤劳、无私奉献。她们的双手粗糙、眼神疲惫,却告诉我值得,我懵懵懂懂将这些信条刻在了心里。

长大点,那些步履匆匆,眼神锐利的职业女性像磁石吸引着我——能挣钱、有事业、独立自主的女性成为我新的标杆。我渴望成为她们,仿佛经济独立的光环下,幸福触手可及。

后来,社会的滤镜又加一层。目光所及,无处不彰显“美貌的力量”。我也学着修饰自己,迎合那无处不在的审美审视。

尽管我一步步追寻着这些关于“幸福”的答案,可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时常让我感到一阵莫名的空洞与疲惫?

我的困惑像藤蔓一样生长:一定有什么更根本、更重要的东西,被这喧嚣的世界遮蔽了?

没人能告诉答案,我只能自己去探寻。

通过不断的学习,慢慢拨开了我认知的迷雾:“幸福的关键,是以自己为中心定义价值,而非通过他人认可。”

它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我的价值感,一直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眼光、世俗定义的成功”。

我像一个演员,在他人的剧本里卖力演出,却忘了问问自己:“我是谁?我真正渴望什么?热爱什么?”

我开始改变,确立自己的主体性。

我学习“关注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觉察情绪。当我生气、开心、悲伤时,我都觉察到这些情绪,让它静静流淌过去。

我努力“认识自己”——剥离社会赋予的角色(女儿、妻子、妈妈、教师),探索那些被我遗弃的喜好、热爱。我画画、写作,只因为它们让我内心平静,和时间合二为一。

我尝试“肯定自己的价值”——不因成就,不因美貌,不因符合期待,仅仅因为“我存在”。因为我知道每个事物(不仅仅是人),都是这浩瀚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场内在的觉醒,带给我一场奇特的“祛魅”。当我不再急切地向外寻求认可,当我将目光从他人身上收回,我顿悟了:

“其他人,也不过如此。”

这不是傲慢,而是一种彻悟。让我明白那些大家汲汲营营的认可、奋力攀爬的目标、恐惧他人的目光,都是一场人类编制的故事。

对人“祛魅”,意味着我跳出了这场“社会期待”的大戏,成为一位“清醒的观察者”。

寻找幸福的旅程,终点不在别处,正是回归自己。当我不再向外苦苦追寻,而是向内深深扎根,幸福的泉水,早已在我觉醒的心间流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