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杯】教师心得:让孩子良好的品行成为一种习惯

苏霍姆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要给每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使每个人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能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具有个人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道德和道德教育。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应当居于首位。

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孩子从一出生到开始记事,对他的道德教育就开始了。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 师,我们太多的父母长辈出于对孩子的"偏爱",总是忽略对孩子的严教,给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使他们认为别人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 然的,甚而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或其他长辈的打骂都当成了一种"乐趣",而不加以严厉约束,这样就在无形当中逐步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目无尊长的性 格。我们说这样的"老师"是不称职的。在很多时候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从改变他们的不良恶习开始的。这无形当中增加了教育孩子的工作量。然而,只要我们有恒 心耐心和信心,就能够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我认为对小学生的道德培养,最主要的是使他们每个人富有同情心。几年前,"汶川大地震"过后, 全国各地掀起了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我没有过多地动员同学们。活动前,我和同学们谈论了几个问题。"你们谁领养过小动物?"几个同学举手,"谁为受伤的小 动物治过病?"又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同学们的回答全是说看它们很可怜。我适时地把受灾情况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并且介绍了有很 多和他们同龄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家庭,学校,等等。"他们是不是很可怜?"同学们的回答是一致的。"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自己的衣物,学习用具,日用品,很多同学把自己积攒了很长时间的零花钱全都拿来了。仅刘秀全同学自己就捐出了20元。过后,总结 时,我对他们讲:"你们是一群善良的孩子,都有一颗同情心!"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脸上都挂上了幸福的笑容。

在让孩子具有同情心的情况下,再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一次班级组织文艺节目,当赵英岐在 台上表演节目时,有很多同学心不在蔫,并在下面交头接耳。节目结束后,我对他们说:"如果台上的同学换做了是你,下面的同学都不拿眼睛看你,你心里会怎样 想,你是不是认为我的节目不够精彩,我是不是很不受同学欢迎,你是心里是不是会很难过?"看到他们都抵下了头,于是我趁热打铁:"实际上你关注台上的同 学,并在他结束时,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这并不浪费你们什么;再有就是和别人交谈时,眼睛要瞅着对方,这也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表示你 在听,反过来讲呢,也是别人对你的尊重,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尊重别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很欣慰,我知道,孩子们又明白了一个道 理。

其实,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它就是我们的身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做为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的范例,只着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对待过这类事情。

一个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心灵也最容易接受情感的影响,只要我们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 品行加以引导,就有如这张纸上描绘也五彩绚丽的线条,会勾勒也饱满的七彩图,德育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并不像语文汉字那么直观有迹可寻,只能通过我们 不间断的正面教育,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变量变为质变,才能使每个学生的道德修养稳步形成,使良好的品行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在未来将要步入的社会大染缸中 锻就一付金刚不坏之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摘自:http://www.weilaibei.net/index.htm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