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节,天才蒙蒙亮大人们就要下地干活,我就在家承担煮猪食的重任。
揉揉睡眼,边走边扯着鞋后跟,爬上草楼,夹一把干谷草或玉米壳来做引火柴。烧火是要靠运气的,有时一把谷草就能把柴引上,有时,明明点着了,又猝不及防就熄灭了,任我用吹火筒吹得呜呜直响,火塘里乱冒一阵烟就又一片冰凉。最不让我失望的就是豆子杆或者杉树叶,火柴一点哔哔啵啵,跳跃的火苗就印红了脸。
加了柴,火势稳定后就要到堂屋,用一个大大的竹箕将头夜里大人剁细的猪草运到猪食锅里。我们家一般都要养四头猪。两头卖钱,两头过年。因为力气小,所以四竹箕的猪草往往要来回运个七八次。锅比头还高一截,只能端了小板凳才够得着。
添了水,就可以轻松一下了,只管把火烧得越旺越好。山里的柴又粗又结实,添上一火塘就能燃上一阵,可人是断不能离开的。大人隔三差五就会讲火灾例子来教育,虽然不知道那些火灾是不是真实,反正扎根在心里,从不质疑,况且,我还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呢。
柴燃了一会,火塘里就会有许多红通通的火炭,那可是个好东西。我把双脚分得很开,双手提来一个大大的带盖的黑铁顶罐。铁罐子就在胯间摇摆,似双手提着一桶水晃悠悠一般。拿着大火钳子,把火炭一个个夹进铁罐子里,夹一个,就得使劲甩甩手指来缓解火苗烤手的疼。夹得差不多了就盖上盖子,等炭火熄灭就变成了酥脆的火炭。一年下来,能积下满满几背篓。这玩意儿既能冬天取暖,又能卖钱,关键是还能埋进上学提的小火盆儿里。
等猪食锅开始泛气、冒泡、最后翻滚,一早上的工作就可以喘口气了。拿了大铁瓢,到装满玉米面的大木桶里,舀猪面(玉米粉),一边舀一边数着数,因为大人交代的瓢数是万万错不得的,好像少一瓢猪儿就会被喂瘦似的,也难怪,猪儿就是农村人家的宝。不过为了猪儿不被喂瘦,我每次舀满了数还总是要多添上一瓢。违背大人的要求这样做,是很紧张的,但是一想,我前几瓢舀得都不大满,这样便心安理得又加半瓢,好像这猪食是给自己吃的一样。
把猪面均匀洒在锅里就不能再加柴也不能在锅里搅动了,因为玉米粉沉底会糊,这样败了猪的胃口会对不起猪。既然没了事儿就去逛逛鸡窝吧,可是鸡竟很少有大清早生蛋的习惯,真搞不懂,早生晚生都是生,把那么一大个圆溜溜的东西揣在肚子里,鸡就不憋得慌吗?
其实每个鸡窝里都会放着一个蛋的,那叫引窝蛋。据说没了这个引窝蛋,鸡就会跑到其他地方去生,蛋自然就难找到了,所以,这个引窝蛋是绝对不能动的。不过我知道家里的鸡蛋都是放在堂屋一张大桌子上的木盆里,木盆里有时是垫上一层谷子,有时是垫上一层米,还有时是垫的豆子或苞谷,这大概没有什么讲究。轻手轻脚走进堂屋,使劲踮了脚,却看不见盆里的蛋,只能伸出手摸出一个来,那个心哟,扑通乱跳,仿佛拿到的不是鸡蛋是炸弹。
说它是炸弹还一点儿不假。快速回到灶门前,看着火红的灰,便小心的将鸡蛋埋进火灰里。捋捋高低起伏的胸口,仿佛已经闻到了鸡蛋的香味,竟一下平静了不少。拿着火钳撞击着石坎叮叮响,真好听。
“砰!”——我心尖一颤,浑身一紧,火钳被丢出去老远。脸像涂了花椒油,麻麻的没了知觉。把一排手指放进嘴里,慢慢凑过头朝火塘里看。可怜的鸡蛋,已经炸出来一个大坑,蛋黄从坑里肆意地往外流着,沾上火灰嗞嗞作响。这不是鸡蛋炸了,而是我的心被炸了,五脏六腑都碎了一地。捡根木棍,把炸蛋扒拉到到一边,抓起来,也不管烫不烫手,也不管流出的蛋汁沾上了多少灰,猛吹两下,连啃带吸,剩下的蛋壳也埋进灰里,毁尸灭迹。
有一次,一位叔叔前脚刚跨进我家门槛,鸡蛋就爆炸着欢迎。这位叔叔真是心地善良,他居然还慷慨地指点了迷津。原来,只要把鸡蛋放在沸腾的猪食锅里煮上几分钟,再埋进火灰里烧便不会再爆炸了。果然,屡试不爽……
记得姐姐说:吃独食就会长不高,原来现在的小个子竟然是那时候埋下的祸根!唉,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