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一种态度,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上一堂灵魂渗着香的课,每一间教室都有梦,课堂可以春暖花开,把每一个孩子深深吸引,在这里自由呼吸,每一种意见都很重要,给孩子最美好的东西,整个世界都是教室。”
——《整个世界都是教室》
整个世界都是教室?真的可以是这样吗?我应该怎么去做呢?带着许多不解与疑惑我看完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还记得2010年刚毕业自己站上讲台的那些年,总是希望孩子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总是不理解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爱,总觉得他们抛开成绩,不管学习,一味满足孩子那就是溺爱,那时的我在课堂上总是把一节课塞得满满的,绝不会顾及孩子是否能接收。直到2015年年初,我人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位母亲。经历了怀胎十月的艰辛,经历了在家校两点一线来回奔波的劳累,经历了半夜12点,为了高烧的孩子,冲进医院两天一夜不休不眠的艰辛,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中,我发现我对自己的工作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看到孩子健康,快乐,绝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好坏来决定孩子的一切,我突然发现平时那些成绩不优秀的孩子也瞬间可爱起来,我不能让我身边围的总是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我不能在课堂上总是照顾那些学习的佼佼者。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单纯那么可爱,不论成绩好坏,不论性格内向亦或者外向,他们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读了这本书,看了书中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关键词一:宽容、宽厚。
很多时候,我也会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竟惹我生气的孩子,原来他们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间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工作的压力扰乱了我的心智。所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
记得有一次某同学跑到我身边,用稚嫩的语气问我;“韩老师,我脑子中还有泥草吗?”我的心猛地一颤,赶紧脑补当时的画面,原来有一次情急之下我曾重重抛给他一句话:“你,满脑都是泥草。”无意的,不轻易的一句话竟让这个孩子信以为真,一句话有时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啊!这难道不值得我去深思吗?为什么当初我不能宽容他的错误,俯下身来转变一种方式呢?是的,我们心中必须装着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宽容,而决不是伤害的话语。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哪怕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于学生都是举足轻重的。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与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与鼓励,即使因为课上课下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老师温和地指出,需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宽容。所以温暖的课堂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关键词二:真爱、真诚。
书中指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意见,用真爱照亮学生的心灵,肯定学生生命存在的价值,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在孩子心底世界是奥妙无穷、鲜艳无比的,生活化的课堂我们就应该蹲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开始课堂生活。也许是天性好玩,每到课间孩子们就会围过来让我猜谜语,“老师,怎么使麻雀安静下来?”“啊?”我一时语塞。很尴尬竟猜不出来,后来我坦然告诉他们我不会,哪个小老师愿意帮助我啊?一个个小手高高举起来啦。“老师我来”。“老师我”。孩子们也沉浸在帮助我的快乐之中,是呀,老师不必将自己掩饰的太完美,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的童真,学习他们的童趣。
还记得2016年的第一场雪为我们带来了童话般的世界,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心却早已经飞到了窗外,上课的时候一个个小眼睛总是偷瞄窗外,我想索性让孩子们玩个痛快吧!体育课在赵老师的陪伴下我们一起去了操场,清楚记得那时候孩子们欢呼的场景,很快我也融入到其中,我们笑着、喊着、跑着。尽情享受着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尽情感受着她们的童真童趣。晚上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突然收到一条条微信,哦原来是我们班魏同学发的,他说;“老师,我在看《父与子》,为什么别的爸爸对他的孩子那么好,而我的爸爸只会喝酒、喝酒、还是喝酒?”“老师,我在书中找父爱啊”“我的爸爸每天都不回家,或者醉醺醺的回家,我都习惯和妈妈在一起了”“老师,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我是单亲家庭呢”“老师,不说了我妈妈洗澡呢马上出来了”“老师,你把聊天记录一删哦”看完后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条条语音信息直戳我的心,转过头告诉我老公;“你知道爸爸在孩子一生当中有多么重要吗?”回过头来便是久久的沉默,孩子愿意把他的心事告诉我是因为信任我,我想这也得益于一次次蹲下身来吧!所以要给学生提供敢说敢做敢问的现代课堂,我们就要蹲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只有当师生是一种平等交往的生活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彼此对话。没有真爱与宽容的课堂生活算不上理想的课堂,我在自己的课堂中喜欢给孩子讲自己的故事,虽然我的故事不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精彩,但有我的生活,孩子们愿意听,无形中孩子们就走进了我的生活,我的世界,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一次学习“秦岭”的“秦”这个字,我就给孩子们讲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当时我三年级的时候和爸爸去五路口,在公交车上看见“三秦医院”,我便放声大喊道,爸,西安三泰医院,我爸当时估计都想扔下我下车了。孩子们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于是我趁机把“泰”“奏”给孩子一讲,孩子们再没有出错,就这样在我的故事中,在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中一节课轻松地结束了。因为有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孩子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宽容,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我们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塞给孩子,孩子也不必小心翼翼揣摩老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我们才不会把目光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的关注一个生命的存在。
从《整个世界都是教室》这本书中,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感动亦或是叹息的案例;折射出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追求的教育理念;折射出几个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宽容、真爱、宽松、宽厚……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性格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渴望得到宽容,渴望在爱中成长。作为一个教育者,又何必吝啬简单的一句:“孩子,你能行”呢?那被我们珍惜着的,也一定在珍惜着我们;那被我们深爱着的,也一定深爱着我们;那被我们欣赏着的,也一定在欣赏着我们。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多看书,不光看自己需要的书,还要看有深度的书,要让自己的学识和世界对话。我们要做一个眼睛不在此岸,而在彼岸的教育者。
最喜欢一首小诗: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 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 ,对于在你教室里的孩子们 ,从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 ,你只能为他们每个人 ,投入五十分之一的精力和爱 ,也就是说 ,每个孩子 ,都只是你的五十分之一 ,因为你要关照到每一个孩子, 因为你要公平 ,然而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 ,对于某些人来说 ,他就是他们的百分之百 ,虽然你的精力只能是五十分之一 ,但是你的爱却可以是 ,百分之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