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读还是走读?你说了算。

女儿读的是寄宿制初中,学校的政策是:可以住读也可以走读。这学期因为疫情,学生们纷纷选择走读,考虑到我们家离学校也不远,我询问女儿的意见:愿意住读还是走读?结果女儿非常坚定地回答:“住读。” 

后来,我得知全班住读的女生不超过10个人,女儿的原寝室也被拆散了,我再次询问女儿,“要不要走读?” 女儿还是很坚定地回答:“ 住读。”

说实话,听到这个答案,我有些失落和难过。与女儿朝夕相处的四个月里,彼此感情愈发浓厚,女儿晚上经常要黏着我睡,跟我讲各种她感兴趣的故事、诗文、历史甚至是八卦等等。天气好时,我们打室外羽毛球,天气差时,我们打室内自创羽毛球。我们一起戴着口罩去附近公园散步、一起去超市买水果,全家人在一起打牌,欢声笑语。

突然,这一切马上要结束了,我感到很不适应,我很期待每天回家能看到孩子的笑脸,跟她一起嬉笑打闹。我以为,每天要挨着我睡的女儿会不愿意住读,因为她舍不得家里的舒适和温暖;我以为,每天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女儿会不愿意住读,因为她过惯了被人照顾的日子。然而,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其实真正不舍的是我自己。我贪念那份热闹、那份被人依恋、被人需要的感觉。

其实,女儿比我想象的更独立更有主见,也更能适应环境。问她为什么要住读?她回答:“ 我才不想晚睡早起不自由呢!”  这几个字是她的心声,她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因为家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她能自由的表达她的意见和想法。

的确,虽说家有千般好,然而晚自习后才能接回家,早上又要早早送到学校,这路上耽误的时间,浪费的路程,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没那么规律,远不如学校的安排那么紧凑有节奏。虽说我们家氛围是比较民主、尊重孩子的,但每天在接送孩子中,总会聊到学习、或者教育孩子几句。孩子慢慢大了,少不了有些自己的秘密,她渴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享有自己的秘密花园,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成长就是逐渐和父母分离的过程。


从小到大,女儿的适应能力都很强。无论是去偏远的农村,睡土炕、上山掏鸟窝、和农村兄弟姐妹们一起吃喝玩闹的生活还是去五星级酒店,吃美味大餐,住温泉酒店的生活,女儿都能应对自如,没有看不起,也没有胆怯自卑。她让我看到了她内心的温柔、大气和有力量。

因此,对于这次从居家模式切换成快节奏的上学模式,女儿能很快切换,明确自己的目标。因为换寝室,原寝室的好朋友很是不舍,跟女儿诉说自己的郁闷,甚至都想找老师求情。然而,女儿表现得比较平静,虽然也很舍不得原来的好友,但是女儿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虽然和旧的伙伴分开了,但是在班级里还是可以经常见面,还是可以维系感情的。而且新的分配,每个寝室人数较少,有利于孩子们减少接触,也能够让孩子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洗嗽,像睡觉聊天这样互相干扰的影响也更少了。

所以,虽然很希望女儿选择在家住读,可以每天看到她的笑脸、可以实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减轻对她疫情防范的担心,为此哪怕我们辛苦点,每天晚接早送的,我也愿意。但那些只是我的想法,女儿有女儿的考量和选择,我不一定赞同,但我应该尊重她的选择,相信她的判断。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长们也需要学习放手这一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一个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心情? 是快乐,是遗憾,是失落亦或悲喜交集。 我相信,对大部分人而言,负面的心...
    古墓西城阅读 515评论 0 1
  • 时间最是公平,它不因你富贵贫穷,不因你英俊丑陋,而有所偏倚。你快乐,一天是24小时;你不快乐,也是24小时一天。昨...
    薛之明阅读 692评论 2 10
  • 1 周六和朋友们聚会,算是提前庆祝圣诞节。 等了一年了,大家纷纷使出大招,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朋友家里布置得灯火...
    Claudia克姐阅读 709评论 0 0
  • 现在的公交车已经是无人售票了,我想未来的公交车一定会是无人驾驶的。每当进站的时候,它都会自动的缓慢停车。当乘客想要...
    顺心_5f14阅读 547评论 0 0
  • 今天在简书首页看到一位文友的文章,内容是写关于自己认识简书到更文近二年,感叹简文开始文质好,逐渐文章实兴弄为标题党...
    惜王福利阅读 1,222评论 13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