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一句经典的对话。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t is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小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要是能快点长大就好了,长大了不用每天面对没完没了的考试,长大了就有钱能吃什么就买什么,长大了就不会有人每天管着我了。那时候的我相信长大了就会变好。
后来,我长大了,在跌跌撞撞中不断地受伤,不断地成长,我才发现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长大了就会变好”。
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小时候的我们就像地球,被木星给保护着,它为地球阻挡了来自太阳系外无数次的天体撞击。长大后的我们成为自己的木星,再也不能躲在父母的身后任性成长了。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初看书名的时候觉得很鸡汤,三大章节下面的小标题也是相当的鸡汤,就像微信公众号标题的汇集。
这是一本自助型的心理治疗手册,讲了三部分的内容,亲密关系、情绪和自我成长。用心理学的知识解读生活中通俗的事情,浅显易懂,又有一定的深度。偶尔会戳中痛点,知道曾经历过的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如果早点知道就好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在高中就该设立一门必修的心理学公开课,再不济大学设立也行。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其他人。
我们在生活里得来的经验往往都是从受过的伤、吃过的苦里换来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坑,依然还会一个个的掉下去,再一个个的重新爬起来,真的太累了。
1.亲密关系
书本花了最大的篇幅讲解亲密关系,从爱情是什么,到我该怎么样,从表达、沟通、依赖、创伤、修复、挽回、离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亲密关系中各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都用心理学知识进行了一番解读,甚至连方法都告诉你了。你也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想法,原来不是我的问题,原来大家都会遇到糟糕的人,原来有这么多的原来。
爱情的到来和消失,能被自我管理吗?爱是感觉,还是选择
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 如何在爱中平衡真实和成长
你们的恋情有多认真,如何科学地在关系中互给承诺
TA是真的不爱你,还是不懂怎么表达爱 表达爱的五种方式,你做到了几种
“我都这么生气了,你就不能说句话吗?”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僵局
“我为什么无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缺乏主动控制力
你不是喜欢痛苦,你只是习惯了痛苦 如何停止喜欢不喜欢你的人
一段感情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吗?是的,依恋损伤: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创伤
出轨后,其实多数人还是选择了不分开,如何修复出轨后的关系
你还在想前任吗?什么样的复合会成功
从两小无猜,到想看两厌,大概是爱情中最可悲的了吧!没有人天生就会和其他人相处,如果一个人过得太舒服,那么另一个人多半会很辛苦。
亲密关系真的是人生中一堂很重要的课。56岁逃出婚姻的苏敏;带子跳楼的母亲;杀害枕边人的夫妻,这样的社会新闻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也难怪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结婚。
2.情绪
了解自己的情绪能更好的和自己相处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情绪所控制,做出了让人后悔的决定。在往后的时光里,常常会回想,如果那时候怎样就好了。
不被情绪控制,要从捕捉它们开始,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正面情绪让我们很开心,可是你知道吗,负面情绪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地方。
1.愤怒(anger):一个保护者,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界限。
2.悲伤(sadness):一种求救信号,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层的链接
3.嫉妒(envy):一把尺子,帮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4.焦虑(anxiety):一枚情绪的通用货币,提示我们关注它背后的问题。
研究表明,想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会越陷越深;而坦然接纳负面情绪的人,则能更好地面对它指向的问题,更快走出这种情绪,不让一种对负面情绪的情绪给自己造成更多伤害。
如果我们没办法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止伤人,也会伤己。
3.自我成长
最后一章自我成长里面的内容很混乱,感觉啥都有,都谈得很浅。但是有一个点戳中了我“还不了解自己,却已经要做出人生的选择”。
当一个人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也就意味着TA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比如,TA会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线与价值观,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选择什么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如何平衡社会期待与自身意愿,等等。
他们说,一个人最好在18~25岁之间形成这种自我认同。可那时候的我就像个傻子,18岁的我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专业;22岁的我不知道该从事什么行业;24岁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谈恋爱。在社会上随波逐流,大家说应该怎样我就怎样。
我真的是用了好久,一直到快三十岁才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种什么样的生活。
长大了会变好吗,不会
生活给你出了难题,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可是到那个时候,答案已经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