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道德经》摘抄5

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永恒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的运作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所以能够长久。

所以,有道的圣人把自己置身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于度外,却能保存自己。因为他无私,所以能成就自己。

遐思:

今天读《道德经》这一段,我下意识在脑海里出现了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抒情诗——《有的人》,全篇我是记不住了,特意从度娘里搜来贴在简书上,方便我这般感兴趣的“后来人”共同领略一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首诗《有的人》,诠释的是两种人之间人格的鲜明对比,一扬一贬,让读它的人更加清楚应该去做怎样子的人才算好人,而这与几千年前老子的《道德经》理念竟是达到了完美的无缝契合、无关岁月,遥相呼应。

在我工作中,涉及给新人讲解《玩转微信营销》时,对利他法则有过重点描述——削弱营销痕迹,强化对客户利益的维护,达到双赢。

我对新人讲:

“老师学会讲产品是给你们学的,今天我讲给你们听,照顾你们的理解能力,你们学会讲产品是给客户学的,明天要让客户听懂你们说的东西,你们要照顾客户的理解能力。”

我希望,新人们听了我这句,能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因为“被需要”,他们可以焕发主动吸纳我东西的意愿,然后他们再表达给客户,客户听懂了,从另一个层面,新人们是完成了对自我价值的一次成功实现。

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向新人们表达的也是这理念,是同样阐释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倡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急功近利,容易使人一叶障目,看似给成功找了个捷径,殊不知长此以往,不仅失掉自身风度,也有好高骛远的风险,最后很可能脱离群众,得不偿失,昙花一现。

做生意要规避这样,生而为人也要规避这样。我们公司对于不规范的言行叫它做“质检”,我推人及己,每次见公司发的通报邮件,就有三省吾身约束自己的警醒。

工作是现代人修炼心性的方式,我现在能想到的有16个字:

摒弃诱惑    享受过程   

铭记挫折    突破自我

给自己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